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代以来,由工业生产、城市成长和人口外溢等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危害性推动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的兴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确立,并逐步上升和扩展形成对区域政策、规划和计划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某区域内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必然会打破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对区域内环境要素产生直接、间接以及累积影响。为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良性发展,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不断开展。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再组织、再优化对象具有明确的空间性质,对其环境影响的空间定量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研究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空间定量分析采取化繁为简的思路,首先从基本的土地规划用途环境影响量化入手,逐步分析各类规划用地在时间和空间上演变的环境影响,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优选。
研究在GIS空间分析、空间决策等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生态足迹、信息熵、时空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等研究手段,描述不同土地规划用途图斑的规模和组合变化对区域环境影响的总体演进,探究土地利用布局变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空间上的演化,试图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支撑。
论文按照确定目标、设计方案、方案评价和方案实施思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空间定量分析进行研究,借助GIS空间分析与空间决策支持技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价与预测,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备选方案进行优选。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按环境主题(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正、负外部性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滞后效应进行分析,借助空间推理技术构建基于“外部性”知识的空间认知模型,进行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量化与预测。从土地规划用途、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三个方面量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核算各类用地的环境影响量值和土地规划用途转换的环境影响损益值,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的区域环境损益程度,分析土地利用布局演变的环境影响协同效应与环境影响演化格局。
环境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选。以区域环境目标作为约束备选方案的硬性指标,寻求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取得最大平衡点的规划备选方案。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分区和空间引导措施以减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
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是正、负两种外部性效应的叠加,具有时滞与地域效应;不同土地规划用途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亦不相同;土地利用结构——环境影响信息熵值变化与土地利用图斑的变动率有关;时空马尔科夫转移矩阵能够有效把握土地利用状态转换最佳发展时机并模拟出环境影响空间扩散布局演化;对试验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认定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综上所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正、负外部性特征分析;(2)从土地规划用途、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三个角度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空间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