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耳鸣是耳科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发病率高,使人痛苦、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目前耳鸣产生的神经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中脑下丘是听觉传导通路的重要中继核团,局部环路兴奋性过强或抑制性减弱均可导致耳鸣。水杨酸钠引起人和动物耳鸣早有报道,因此水杨酸钠已成为制造动物模型的常用药物。有研究显示,水杨酸钠可通过抑制GABAA受体促发耳鸣。我们最新研究发现,水杨酸钠还能增强谷氨酸能神经递质受体NMDA受体的兴奋性而提高听觉神经的兴奋性。我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酸敏感离子通道1a能上调NMDA受体功能活动而加重水杨酸钠对NMDA受体的兴奋。那么,抑制ASIC1a能否有效地减少耳鸣的发生,能否防治水杨酸钠引发的耳鸣?我们采用脑片膜片钳技术、下丘神经元培养、水杨酸钠耳鸣模型行为学研究,ABR听力测验、Western Blot等方法,从整体水平、器官水平和离子通道水平对水杨酸钠引发耳鸣的机理和抑制ASIC1a能够防治耳鸣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1.采用生后2周的C57BL/6小鼠,制备成鲜活的含有下丘的脑组织切片。药理学分离出NMDA受体电流,观察灌流液中加入水杨酸钠后对NMDA受体电流的影响;观察细胞外液pH降至6.0时对NMDA受体电流的影响;观察应用ASIC1a抑制剂氟比洛芬,细胞外液pH 6.0时对NMDA受体电流的影响。2.体外培养8-11天的下丘神经元,分别用NMDA、水杨酸钠、NMDA+水杨酸钠、NMDA+水杨酸钠+细胞外液pH 6.0进行处理,用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存活情况;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DH的含量。3.选取出生后7-8周正常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水杨酸钠、水杨酸钠+氯胺酮、水杨酸钠+氟比洛芬,连续注射9天。采用GPIAS确定水杨酸钠造成小鼠耳鸣。给药前和给药后24小时分别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强迫游泳、ABR测听,以评估小鼠精神情绪变化和听觉变化。4.结束所有测试后立刻处死小鼠,取下丘组织检测NMDA受体亚基表达情况及磷酸化情况;检测ASIC1a的膜表达水平;检测凋亡相关蛋白活化型caspase-3的含量。结果1.抑制ASIC1a可以限制NMDA受体的兴奋性。2.抑制ASIC1a可以防止培养下丘神经元的兴奋性死亡。3.通过GPIAS检测发现,高剂量的水杨酸钠能够可靠的诱导出耳鸣样行为,抑制NMDA受体或ASIC1a通道,有效改善水杨酸钠诱导的耳鸣样行为。4.抑制NMDA受体或ASIC1a通道,可以改善水杨酸钠引起的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5.抑制NMDA受体或ASIC1a通道,有效防止水杨酸钠引起的小鼠听力损失。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抑制ASIC1a降低水杨酸钠引起的下丘NMDA受体NR2亚基的表达,降低NR2A、NR2B的磷酸化水平;抑制ASIC1a降低水杨酸钠引起的下丘ASIC1a的膜表达水平;抑制ASIC1a降低水杨酸钠引起的下丘活化型caspase-3的含量。结论通过抑制ASIC1a下调NMDA受体的兴奋性,能够改变下丘核神经环路的兴奋—抑制失衡,能够防治水杨酸钠引起的小鼠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