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携带的miR-let-7c对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ue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中老年人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其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近年来对于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其检测、诊治办法的不断完善,MM患者的预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患者肿瘤复发率仍然较高,难以治愈,目前仍是治疗的难点。因此,进一步加深关于MM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肿瘤血管生成是促进骨髓瘤细胞生存、增殖及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骨髓微环境是支持和调节造血细胞定居、增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内环境。主要由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造血调控因子及血管神经组成,其在MM瘤细胞的生存、增殖、迁移、耐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MM骨髓微环境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其来源于血液中单核细胞。TAMs的浸润与MM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s)在骨髓微环境不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发生极化并根据表型分为M1和M2型,M1型TAMs主要发挥抗肿瘤作用,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而M2型TAMs则主要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MM骨髓微环境中的TAMs主要为M2型。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由细胞膜和多囊泡体(multivesicular bodies,MVB)内吞所形成的具有磷脂双层膜结构的囊泡小体,直径介于30~150nm之间,可携带多种mRNA、蛋白质及miRNA等。研究表明外泌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将其内容物运送至靶细胞,进而调控靶细胞的功能。外泌体不但通过抗原呈递、免疫抑制、信号分子转运等途径参与炎症反应,而且与肿瘤生长、转移及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外泌体还参与了 TAMs的极化。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参与转录后基因调控机制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源性外泌体具有合成miRNA的能力,而且不需要依赖其起源细胞,不同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包含特殊的miRNA,这些miRNA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重塑,促进迁移、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等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作为重要的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其通过释放外泌体中的miRNA可以与白血病细胞进行细胞-细胞间通讯,进而参与调控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以及耐药。其中,miR-let-7c在BMMSCs分泌的外泌体中呈现高表达。而MM骨髓微环境中miR-let-7c对于血管生成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少,探讨MM中miR-let-7c对于血管生成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M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目前,关于BMMSCs释放的外泌体在MM中作用的研究报道很少,我们通过前期的研究及文献分析发现,骨髓瘤患者BMMSCs源性外泌体中的miR-let-7c在调节MM肿瘤微环境中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骨髓瘤患者BMMSCs源性外泌体中的miR-let-7c可能一方面通过促进MΦs极化为M2型TAMs来增强MM的血管生成,另一方面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Let-7/argonaute1(AGO1)/VEGF 信号通路参与了缺氧所诱导的血管生成”的假想。故我们以BMMSCs源性外泌体中高表达的miR-let-7c为切入点,研究BMMSCs源性外泌体中miR-let-7c引起MΦs极化及其极化后对MM血管生成的影响与其机制;研究外泌体中miR-let-7c在缺氧诱导的信号通路中对M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在体内外抑制及过表达miR-let-7c水平对MΦs极化及MM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讨阻断MM血管生成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BMMSCs的分离和鉴定:无菌条件下收集MM患者骨髓穿刺组织标本,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单个核细胞,直接接种于含α-MEM培养基的六孔板中进行常规细胞培养,经2-4次传代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MSCs相关表面标记STRO-1、CD105及CD90,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2.BMMSCs源性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及ExoQuick-TC试剂盒法两种方法提取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BMMSCs源性外泌体的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分析其粒径和浓度,运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其特有的表面标志物CD63、CD81的表达,对BMMSCs源性外泌体进行鉴定。3.探讨BMMSCs源性外泌体对MΦs极化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通过CD14磁珠阳性分选法得到PBMCs中的MΦs,将细胞分为BMMSCs+MΦs共培养组,外泌体+MΦs共培养组以及MΦs单独培养的空白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M2型TAMs表面标志物CD206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Φs中miR-let-7c的表达情况。按PKH26染液的操作规范,将PKH26荧光标记的外泌体与结合CD68-FITC的MΦs共培养,经DAPI染色后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被MΦs摄取的情况。4.探讨调控MΦs内miR-let-7c的表达对其极化的影响:采用LV3-miR-let-7c模拟物(mimics)和LV3-miR-let-7c抑制物(inhibitor)慢病毒载体分别感染MΦs并构建miR-let-7c过表达及抑制的稳定细胞株,同时设置LV3-NC为空白对照组,采用qRT-PCR验证各组MΦs中miR-let-7c的过表达及抑制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2型TAMs表面标志物CD206的水平变化。5.骨髓瘤血管内皮细胞(myeloma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VECs)的分离和鉴定: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MM患者的骨髓穿刺液中得到单个核细胞,经贴壁换液法提取内皮祖细胞,并在含有VEGF、hFGF等生长因子的EGM-2培养基诱导下分离得到MVECs。经2-4代传代培养后,收集MVECs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CD34对MVECs进行鉴定。6.探讨极化后的M2型TAMs对MVECs的影响:将细胞分组培养:MVECs+M2型TAMs共培养组,MVECs+MΦs共培养组,以及MVECs单独培养组(空白对照组),运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MVECs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各组MVECs的迁移能力;采用小管形成实验观察各组MVECs的体外成环能力;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各组MVECs中miR-let-7c 的表达。7.探讨BMMSCs源性外泌体在体内对MΦs极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分别构建保留体内MΦs的小鼠MM移植瘤模型和清除体内MΦs的小鼠MM移植瘤模型,实验组瘤体注射BM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实验结束后瘤体称重、测量其体积并拍照。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miR-let-7c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各组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分别以CD16、CD163标记各组移植瘤组织中M1型及M2型TAM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HIF-1α、AGO1及VEGF的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杂交、qRT-PCR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HIF-1α AGO1及VEGF的mRNA表达。8.探讨调控miR-let-7c表达对MVE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通过 LV3-miR-let-7c mimics、LV3-miR-let-7c inhibitor 的慢病毒载体分组感染MVECs,并设立NC对照组;采用qRT-PCR技术验证各组MVECs中miR-let-7c的表达水平,运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MVECs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各组MVECs的迁移能力,采用小管形成实验观察各组MVECs的体外成环能力。收集各组MVECs,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HIF-1α、AGO1及VEGF的蛋白表达;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HIF-1α、AGO1及VEGF的mRNA水平。9.探讨miR-let-7c与AGO1的靶向调控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iRDB和Targetscan预测筛选miR-let-7c对AGO1的靶向调控区。合成AGO1野生型(AGO1 3’UTR-WT)、AGO1 突变型(AGO1 3’UTR-MUT)以及对照质粒并分别转染LV3-miR-let-7c mimics及LV3-NC组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let-7c对AGO1的靶向调控作用。10.探讨miR-let-7c mimics及inhibitor体内对MΦs极化及MM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构建小鼠MM模型:将miR-let-7c mimics、inhibitor及NC慢病毒感染的稳定细胞株分别注入小鼠腋背部皮下,实验结束后瘤体称重、测量其体积并拍照,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miR-let-7c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各组移植瘤组织MVD值;分别以CD16、CD163标记各组移植瘤组织中M1型及M2型TAM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HIF-1α、AGO1及VEGF的蛋白表达;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HIF-1α、AGO1及VEGF的mRNA水平。11.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Graphad Prim 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t-test),两组以上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成功分离并原代培养BMMSCs,其形态学及表面标志物STRO-1、CD105 及 CD90 表达(分别为 99.4%、96.2%及 98.8%)均符合 BMMSCs 特征。2.提取的外泌体呈典型的双层膜茶托样结构,其粒径中20-200 nm范围占71.5%,CD63和CD81表面蛋白均呈阳性表达(分别为81.1%和91.7%),符合外泌体特征。3.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外泌体共培养组M2型TAMs特异性标志物CD206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qRT-PCR结果显示:与外泌体共培养后细胞内miR-let-7c的水平明显上调(p<0.01)。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PKH26标记的外泌体向DAPI染色的MΦs胞浆内聚集。4.成功构建miR-let-7c过表达及抑制的稳定细胞株。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过表达组M2型TAMs 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抑制组M2型TAMs 比例则减少(p<0.01)。5.成功分离并原代培养MVECs,免疫细胞化学结果验证,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CD34的表达均为强阳性,符合MVECs特征。6.运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MVECs与M2型TAMs共培养72 h后,细胞增殖能力出现明显增强(p<0.05)。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证实,MVECs在与M2型TAMs共培养72 h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MVECs在与M2型TAMs共培养72 h后细胞体外成管能力明显增强(p<0.01)。7.在保留MΦs和清除MΦs的小鼠MM移植瘤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外泌体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经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内CD16和CD163表达可见,外泌体组中M2型TAMs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M1型TAMs浸润减少并不明显(p=0.0698)。qRT-PCR结果显示,外泌体组移植瘤中miR-let-7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以保留MΦs组为著(p<0.01),通过免疫组化标记CD31结果显示:外泌体组MVD值明显上升,尤其是在MΦs参与下(p<0.01),提示外泌体中miR-let-7c促进了 MM移植瘤血管生成,且M<Φs在MM中对其血管生成主要起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外泌体注射后骨髓瘤移植瘤HIF-1α、VEGF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而A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均p<0.01)。8.经嘌呤霉素筛选并通过qRT-PCR鉴定了 LV3-miR-let-7c mimics,inhibitor及NC感染的MVECs稳染株,发现过表达miR-let-7c后,骨髓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成管能力明显增加(均p<0.01),相反,抑制miR-let-7c表达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成管能力较对照组减弱(均p<0.01)。9.生物信息学软件miRDB和Targetscan预测出miR-let-7c与AGO1存在与3’UTR结合的靶向调控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与LV3-NC+AGO1 WT组相比,miR-let-7c mimics+AGO1 WT组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miR-let-7c可以通过靶向AGO1抑制其表达。10.在小鼠MM移植瘤模型中,miR-let-7c mimics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增加(p<0.05);而miR-let-7c inhibitor组移植瘤生长明显受抑制,其体积和重量明显降低(p<0.01)。且上调miR-let-7c水平后,小鼠移植瘤内M2型TAMs浸润明显增多(p<0.001),M1型TAMs明显减少(p<0.01),相应地MVD值出现明显上升(p<0.05),血管生成增加;抑制miR-let-7c表达后,小鼠移植瘤内M2型TAMs浸润明显减少(p<0.01),M1型TAMs无明显增多,可见MVD值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let-7c mimics组HIF-1α、VEGF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A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相反,在miR-let-7c inhibitor组移植瘤中HIF-1α、VEGF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1.BMMSCs释放的外泌体中miR-let-7c可以在体内外诱导MΦs极化为M2型TAMs,从而促进MM血管生成。2.miR-let-7c可以在体内外通过HIF-1α/Let-7/AGO1/VEGF信号通路参与调控MM血管生成。3.外泌体中的miR-let-7c具有成为MM理想治疗靶点的潜力。
其他文献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和死亡率均较高,进展迅速,预后很差。卵巢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难以被发现,确诊时大多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进一步提高卵巢癌的早期检出率和辅助诊断手段是改善卵巢癌预后的关键。一种良好的筛查或辅助诊断方法应具有取材容易、检测方法简单、结果快速、价格低廉的特点。目前,病理学检查是卵巢癌的确诊依据,也是后续分期、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磁共振成像
学位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全球对DILI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药物性肝损伤可通过“肝-肠循环系统”以及“肝脏-肠道微生态轴”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在肝脏和肠道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肝功能恶化。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其中也包括不少合并
学位
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合成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源源不断的化合物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潜在的原料。如今药物化学已发展成一门集结构鉴定、化学合成、构效研究以及新药研发为一体的学科。药物研发的来源主要包括:(1)直接从天然中获取的化合物;(2)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3)合成新型结构的化合物。本论文阐述了三类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研究:(1)奥西替尼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
学位
在“阿利亚”运动的推动下,1909年基布兹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受社会主义和平等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基布兹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性质上,基布兹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社区;内部运行上,无论是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经济工作、教育工作还是日常生活,无不体现集体原则。同时作为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重要途径,基布兹不仅在定居点建设和保卫犹太家园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也为民族国家
学位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之一,吸烟及环境污染是肺癌的主要诱发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在男性病人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居于男性恶性肿瘤之首;在女性病人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而肺癌早期诊断困难,多数肺癌明确诊断时已是晚期,错失手术根治机会,且肺癌术后存活率低,复发率高,给民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依据病理分类,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
学位
背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东亚地区最常见的食管癌亚型,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食管鳞癌具有明显的暴露驱动致病因素,从而促进肿瘤转化的发生。除此之外,针对诸如河南林县等食管鳞癌高发地的家族聚集现象的研究揭示了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基因突变及修饰的存在。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因此,食管鳞癌的预后往往较差。尽管在
学位
负热膨胀(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NTE)是一种反常的物理现象,其复杂的物理机制是凝聚态物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另外,开发宽温区NTE材料和近零膨胀材料在航空航天设备、精密光学仪器和电子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A2M3O12基NTE化合物因其制备简单、膨胀系数易调控和NTE温区宽等特点受到极大关注,但较高的相变温度和吸水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两大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A
学位
背景和目的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胃癌在全球185个国家的36种癌症类型中,发病率排第四位,死亡率排第五位,是全球主要的健康负担。胃癌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EBV(Epstein-Barr virus)感染、家族史、饮酒、抽烟和肥胖等。其中约有8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引起萎缩性胃炎,合并其它风险因素可发展成为胃癌。成功根除幽
学位
背景和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一种发生在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仍然高居不下。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学数据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全球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七位和第六位。食管癌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
学位
结肠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结肠癌的发生原因复杂,诸种因素如环境、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都与其有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约20-25%的结肠癌患者有远处转移,预后较差。此外,结肠癌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研究结肠癌发生发展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