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当今心脏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尤以微创、低龄、复杂为特点,而长时间保持无血的直视术野下进行手术,不可避免的要求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技术。经历多年的研究,成人的心肌保护理论已经确立,但在儿童特别是小婴儿,由于发育的不成熟,心肌结构和代谢都不一样,而目前对未成熟心肌的研究尚少,临床使用较多的心肌保护液(或称心脏停跳液)为细胞外液型停跳液,但也有使用细胞内液型停跳液。因此可以通过临床对比的研究方式,比较以康斯特保护液(HTK液)为代表的细胞内液型晶体停跳液与以改良ST.ThomasⅡ为代表的细胞外液型晶体停跳液的心肌保护效果。目的比较不同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行体外循环(CPB)心外直视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手术时年龄在3个月以内的共74例,术中应用改良St.ThomasⅡ晶体停搏液(对照组)37例,应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实验组)37例。病种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完全性房室隔缺损等。两组麻醉方式相同,CPB采用中度低温,肛温30℃时阻断升主动脉,同时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对照组灌注改良St.ThomasⅡ晶体停搏液;B液组灌注HTK液。观察指标:在麻醉后、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时外周血血清的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B(CKMB)、乳酸脱氢酶(LDH)浓度,CPB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术后监护天数,术后当天左室射血分数(EF),主动脉阻断前及停止CPB前的右心房心肌组织的电镜下超微结构。结果自发性复跳率无差别,实验组正性肌力药物,术后监护的天数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实验组的术后当天左室EF优于对照组,且术后24小时血清c TnⅠ及CKMB、LDH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术后72小时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阻断前心肌线粒体基本正常,偶见基质颗粒丢失或线粒体肿胀。停止CPB前,线拉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样改变,如基质外漏、嵴断裂或空泡样改变。主动脉开放后两组患儿心肌线粒体Flameng评分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评分比实验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HTK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改良St.ThomasⅡ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