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多结构化资本市场不断深入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培育和完善市场微观主体,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主要作用,已成为政府、学术界及投资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证券分析师活动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证券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活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宏观经济信息、行业信息及公司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向市场传递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在掌握一定的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的前景进行预测,对公司的未来盈利与投资目标价值进行预测,同时给出一定的荐股建议,投资者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作为资本市场中信息的加工者和提供者,证券分析师对多结构化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证券分析师活动及其行为,对资本市场有效性、资本成本、价格发现等领域的研究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如何规范与监督上市公司及证券分析师行业,如何有效利用分析师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等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梳理和总结前人所做的相关方面文献,选择分析师业绩预测效率为研究对象,结合分析师进行业绩预测时背后的自身因素(包括心理偏差和利益关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市场噪音,从有效市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锚定效应与羊群效应等理论中得到启发,提出本文需要检验的研究假设,构建一定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对分析师盈余预测数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了分析师业绩预测的效率及背后的影响因素,这为资本成本、公司估值和市场效率检验等领域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证据,同时也为投资者合理有效地利用分析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和监管者的政策制订与制度完善提供了依据。
本文选取2008-2013年上海深圳A股作为研究对象,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提取分析师每股盈余预测数据、封闭式基金折溢价率、消费者信心指数及相关数据,从锐思数据库中提取股市月度换手率指标,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网站选取月新增开户数并进行整理。本文重点从分析师个人的非理性和理性因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市场噪音三个维度,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业绩预测效率进行了研究,试图探究其后的机理和原因。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每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写作背景、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本文用到的方法及本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由四块构成,分别是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个人理性因素关系的相关文献介绍,与非理性因素的相关文献介绍,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介绍以及与市场噪音的相关文献。最后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本章总结。
第三章理论分析,主要介绍了有效市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锚定效应与羊群效应的概念与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这些理论对于本文写作的启发。
第四章实证研究设计,分别包括本文提出的六个研究假设,即假设1a(分分析师盈余预测要优于利用历史数据拟合的预测值);假设1b(分析师盈余预测存在乐观性偏差,但是这种偏差并没有呈现逐年减弱或加强的趋势,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一种波动形态);假设2(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与其所获得交易佣金呈现正向关系,与其所在单位是否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呈现正向关系。);假设3(分析师盈余预测会存在显著的锚定效应,会对最新信息做不充分调整。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情况会得到慢慢地修正,锚定效应会逐渐减弱,预测有效性得以改善。);假设4(上市公司信息公开越透明,分析师业绩预测更加有效。);假设5(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分析师业绩预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分析师会出于不同的动机,当面临不同的投资者情绪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进而对业绩预测偏差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最后是相关变量的确定和实证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实证结果及分析,分别包括分析师业绩预测与随机游走模型预测的实证分析,分析师业绩预测的系统性偏差的性质的实证分析,从分析师自身因素、上市公司因素及市场因素三个维度解释分析师预测偏差,最后是模型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主要包括本文所取得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分析师预测确实优于随机游走模型;但是分析师预测也存在系统性偏差,而且是正向性的偏差。
(2)鼓励交易,获取交易佣金也是造成分析师预测偏差的一个显著性原因。本文通过选取股票交易额代替交易佣金,发现其与分析师预测误差呈现显著性正向关系。
(3)分析师参考值误差与分析师预测误差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说明分析师在做业绩预测时,通常会参考其他分析师预测情况,分析师活动中羊群效应、锚定效应的存在,会导致分析师预测误差的增大。
(4)业绩预告与否的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公布业绩预告,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反而会增大分析师预测的误差,这似乎与一般认识相反。本文认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在披露公司信息时,没有做到公开透明,所公布的消息多是定性的;第二、中国分析师在进行业绩预测时,可能更多地依赖自己所掌握的私人信息。
(5)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分析师业绩预测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市场情绪低落时,往往会分析师趋向于悲观,从而会调低业绩预测。当市场情绪高涨时,分析师并没有因此显得更加乐观,进而调高业绩预测。将市场噪音划分为高涨期与低落期进行模拟的效果要优于不划分模拟的效果。
本文的政策建议有:
(1)在利用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时,必须是适度的、理性的。同时必须加强投资者引导与教育,避免因过度依赖分析师的预测结果对投资者投资决策产生误导。
(2)分析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审慎性,维护好长久以来建立的声誉。对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对于市场和投资者的盲从,要及时地提醒和劝导。
(3)政府必须加强分析师行业的监管。由于在分析师行业中确实存在利益关系,驱使分析师做出不合理的预测,所以政府必须对其严格监管和督导;同时必须建立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有效的行业竞争与激励机制,通过行业自我规范,行业自我监督,促使分析师保持其相对独立性。
(4)严格把控上市公司信息公开质量,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建立一个规范性的披露制度,从而扩大分析师预测信息的来源,提高市场透明度,在可能的基础上更多地提供公共信息,减少私人信息,以降低分析师心理偏差引发的不良影响。
(5)编制市场噪音指数体系,将其作为重要参考指标纳入证券市场指标体系之中。本文强调市场噪音是影响分析师预测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观测市场噪音指标的变化,可以提前捕捉到市场变化,以便提前预知和提前应对,维护市场信心和稳定,从而为投资者决策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几点: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市场微观主体因素加入到分析师业绩预测误差的实证研究中,从公司、投资者及分析师三个角度来分析其行为对于预测误差的影响。
其次,在研究出发点上,本文认为只有准确的预测效率,才能为市场带来正能量。反之,则会扰乱市场。所以本文从研究影响分析师预测有效性出发,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探究影响分析师行为的那只“黑匣子”。
最后,本文将投资者情绪划分为高涨期与低落期,并引入虚拟变量,研究投资者情绪对分析师业绩预测有效性的影响。
本文梳理和总结前人所做的相关方面文献,选择分析师业绩预测效率为研究对象,结合分析师进行业绩预测时背后的自身因素(包括心理偏差和利益关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市场噪音,从有效市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锚定效应与羊群效应等理论中得到启发,提出本文需要检验的研究假设,构建一定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对分析师盈余预测数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了分析师业绩预测的效率及背后的影响因素,这为资本成本、公司估值和市场效率检验等领域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证据,同时也为投资者合理有效地利用分析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和监管者的政策制订与制度完善提供了依据。
本文选取2008-2013年上海深圳A股作为研究对象,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提取分析师每股盈余预测数据、封闭式基金折溢价率、消费者信心指数及相关数据,从锐思数据库中提取股市月度换手率指标,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网站选取月新增开户数并进行整理。本文重点从分析师个人的非理性和理性因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市场噪音三个维度,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业绩预测效率进行了研究,试图探究其后的机理和原因。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每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写作背景、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本文用到的方法及本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由四块构成,分别是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个人理性因素关系的相关文献介绍,与非理性因素的相关文献介绍,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介绍以及与市场噪音的相关文献。最后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本章总结。
第三章理论分析,主要介绍了有效市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锚定效应与羊群效应的概念与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这些理论对于本文写作的启发。
第四章实证研究设计,分别包括本文提出的六个研究假设,即假设1a(分分析师盈余预测要优于利用历史数据拟合的预测值);假设1b(分析师盈余预测存在乐观性偏差,但是这种偏差并没有呈现逐年减弱或加强的趋势,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一种波动形态);假设2(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与其所获得交易佣金呈现正向关系,与其所在单位是否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呈现正向关系。);假设3(分析师盈余预测会存在显著的锚定效应,会对最新信息做不充分调整。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情况会得到慢慢地修正,锚定效应会逐渐减弱,预测有效性得以改善。);假设4(上市公司信息公开越透明,分析师业绩预测更加有效。);假设5(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分析师业绩预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分析师会出于不同的动机,当面临不同的投资者情绪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进而对业绩预测偏差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最后是相关变量的确定和实证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实证结果及分析,分别包括分析师业绩预测与随机游走模型预测的实证分析,分析师业绩预测的系统性偏差的性质的实证分析,从分析师自身因素、上市公司因素及市场因素三个维度解释分析师预测偏差,最后是模型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主要包括本文所取得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分析师预测确实优于随机游走模型;但是分析师预测也存在系统性偏差,而且是正向性的偏差。
(2)鼓励交易,获取交易佣金也是造成分析师预测偏差的一个显著性原因。本文通过选取股票交易额代替交易佣金,发现其与分析师预测误差呈现显著性正向关系。
(3)分析师参考值误差与分析师预测误差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说明分析师在做业绩预测时,通常会参考其他分析师预测情况,分析师活动中羊群效应、锚定效应的存在,会导致分析师预测误差的增大。
(4)业绩预告与否的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公布业绩预告,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反而会增大分析师预测的误差,这似乎与一般认识相反。本文认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在披露公司信息时,没有做到公开透明,所公布的消息多是定性的;第二、中国分析师在进行业绩预测时,可能更多地依赖自己所掌握的私人信息。
(5)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分析师业绩预测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市场情绪低落时,往往会分析师趋向于悲观,从而会调低业绩预测。当市场情绪高涨时,分析师并没有因此显得更加乐观,进而调高业绩预测。将市场噪音划分为高涨期与低落期进行模拟的效果要优于不划分模拟的效果。
本文的政策建议有:
(1)在利用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时,必须是适度的、理性的。同时必须加强投资者引导与教育,避免因过度依赖分析师的预测结果对投资者投资决策产生误导。
(2)分析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审慎性,维护好长久以来建立的声誉。对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对于市场和投资者的盲从,要及时地提醒和劝导。
(3)政府必须加强分析师行业的监管。由于在分析师行业中确实存在利益关系,驱使分析师做出不合理的预测,所以政府必须对其严格监管和督导;同时必须建立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有效的行业竞争与激励机制,通过行业自我规范,行业自我监督,促使分析师保持其相对独立性。
(4)严格把控上市公司信息公开质量,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建立一个规范性的披露制度,从而扩大分析师预测信息的来源,提高市场透明度,在可能的基础上更多地提供公共信息,减少私人信息,以降低分析师心理偏差引发的不良影响。
(5)编制市场噪音指数体系,将其作为重要参考指标纳入证券市场指标体系之中。本文强调市场噪音是影响分析师预测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观测市场噪音指标的变化,可以提前捕捉到市场变化,以便提前预知和提前应对,维护市场信心和稳定,从而为投资者决策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几点: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市场微观主体因素加入到分析师业绩预测误差的实证研究中,从公司、投资者及分析师三个角度来分析其行为对于预测误差的影响。
其次,在研究出发点上,本文认为只有准确的预测效率,才能为市场带来正能量。反之,则会扰乱市场。所以本文从研究影响分析师预测有效性出发,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探究影响分析师行为的那只“黑匣子”。
最后,本文将投资者情绪划分为高涨期与低落期,并引入虚拟变量,研究投资者情绪对分析师业绩预测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