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财经》“雷洋事件”报道个案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财经》对“雷洋事件”的报道为研究个案,考察《财经》编辑部新闻生产的复杂过程和控制因素。从编辑部角度入手,研究新闻生产与社会控制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揭示这种互动关系背后,真实的新闻生产和力量规制过程,并解读政治权力、经济力量、组织约束和专业主义在特殊的媒介环境下以何种方式对媒介新闻生产进行控制的。论文主要运用田野民族志、个案分析、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媒介组织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取向,进入《财经》编辑部进行参与式调查和对编辑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对新闻文本进行话语分析。  笔者作为《财经》对“雷洋事件”报道的主要参与者,见证了事件报道中“后台”编辑部的新闻生产过程。论文主要是对《财经》编辑部在“雷洋事件”中的采编过程进行厚重描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生产过程中,政治、经济、组织等各种社会控制力量与编辑部复杂互动过程的理论阐释,通过对“雷洋事件”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和编辑部的新闻框架分析,帮助理解中国特殊的新闻管理体制之下,媒体当下所生存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方式。  研究认为,《财经》作为市场化媒体,在“雷洋事件”报道中始终从监督质疑公权力执法是否恰当的角度进行报道,但这种质疑是理性、客观、专业的。在报道过程中,编辑部受到了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权力作为刚性的约束方式,对编辑部的新闻生产影响最大。此外,《财经》盈利能力下降导致采编经费不足、采编人才流失等问题,冲击了其新闻生产的采编水平和稿件质量。但《财经》编辑部选择与各种社会控制力量积极互动,主动适应变型,在不断自我修正和调试的同时,努力继承和保持原有尖锐呈现的风格。
其他文献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均是以真实身份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正是基于此种真实交流,不但没有使用户人数受限,反而越发发展壮大。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似乎肆无忌惮地发布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人居观念,不能只集中在户型大小和舒适程度的单一因素上,更重要的是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健康住宅"标准,参照我国室内空气质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不再是军事上的争端,而划分世界价值观体系的为七大或八大文明。1991年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冲突的根源将由意识形态转移到文
期刊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公益组织逐渐兴起,同时也开始作为话语主体活跃于传统和新兴媒介空间内。它们的话语能够得到合理的表达,对于构建正常运作的公共领域、促进话语民主有着重要
即时信息是指来自于权威媒体、立刻获得并随时更新、基于事实的短信息。本研究以危机传播的视角探讨地震情境下即时信息对消极情绪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50名大学生作为实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随着人们对天气信息需求的增加,简单播报的天气预报节目面临巨大的挑战,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才能受到受众的青睐,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