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O<,3>和SiO<,2>改性丝素/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1987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素蛋白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天然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这使丝素蛋白膜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更具优势和前景。然而纯丝素膜易脆,易溶于水,制约了丝素蛋白在生物应用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本文研究利用具有较好物理机械性能和良好吸水性的聚乙烯醇对丝素蛋白进行共混改性处理,同时添加无机盐及无机颗粒来改性SF/PVA共混膜,以此来研究在有机高分子体系中引入无机体,对共混膜在热性能,湿态稳定性能,力学性能上的影响,为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在丝素/聚乙烯醇/三聚磷酸钠(STPP)共混膜制备工艺中,单纯的SF/PVA共混膜两者的相容性较差,在添加甘油改善相容性的基础上添加STPP,使体系中引入了一定量的磷酸根基团,发现STPP能够与共混体系中的丝素大分子中的氨基酸反应发生一定程度的交联反应,促进体系的相容性。STPP的添加使SF/PVA共混膜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力学性能也有幅度提高。   在丝素/聚乙烯醇/无机粒子(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共混膜的制备工艺中,偶联剂对共混体系相容性改善作用较低,而添加甘油后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二氧化硅较碳酸钙填充SF/PVA共混膜具有更高的熔融温度。一定量的无机纳米粒子(碳酸钙5wt%,二氧化硅0.2wt%)可以提高膜的力学性能,含量过多后,则效果变差,两种偶联剂对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影响并不随偶联剂加入比例的增加而呈单调增趋势,而是在某一值时(钛酸酯偶联剂0.3wt%,硅烷偶联剂0.4wt%)达到最佳,之后随着偶联剂加入量的增加,力学性能反而逐步下降。与碳酸钙填充SF/PVA共混膜相比,二氧化硅填充可以更好的提高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丝素/聚乙烯醇/二氧化硅(Si02)共混膜工艺中,通过正硅酸乙酯水解和缩合反应引入Si02后,SF/PVA/Si02共混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Si02含量的增大而升高,共混膜的热分解温度也有所升高,膜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另外,共混膜的拉伸强度随着戊二醛和Si02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然而,过量的戊二醛和Si02会降低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引入Si02后,共混膜的溶失率有所下降,并且随着戊二醛含量的增多而提高,Si02含量的增多而降低。
其他文献
随着客户对整车感官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汽车功能性的要求,零件之间的匹配不断增加.这也引入了零件的感官质量的问题,这对零件之间配合的视觉间隙要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目
水泥工业生产是一个连续过程,分解炉内温度是否稳定关系到回转窑内熟料的烧成质量、台时产量以及能耗,对整个水泥生产的“均衡稳定”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影响分解炉温度变化
学位
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过多的活性氮没能被农作物吸收而以各种形式排放到环境当中,引起了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氮足迹的研究就是定量某种产品或服务
本研究在强超声波的条件下,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分别对纳米TiO2及纳米SiO2进行化学改性,得到KH570-M-TiO2及KH570-M-SiO2,并分别将它们与模
聚苯胺因具有电导率高、热稳定性好、易于合成、单体成本低以及独特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导电聚合物之一。但其难溶难熔,加工性能差,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将聚苯
学位
设计中的原型通过艺术家和设计者从生活中的感悟得来,把对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法再现,以达到满足人们对设计的功能实用与审美认识的双重需求。设计不应只局限于外在形式的丰富表现,更应该从体现设计的深层内涵为主要任务,将设计的元素选取和应用拓展至更加宽泛的生活领域,分析不同物象所产生的设计理念,以求达到更高的设计理想。  前言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艺术家和设计
多媒体技术为各学科教学在方法、手段运用上提供了方便,也促进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此进行探索。
红壤丘陵区是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织和生产力波动性大,对人类活动及突发性灾害的反应敏感,自然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方向演替的一类自然环境类型。我国东南部红壤丘陵的
传统意义中,在没有溶剂存在的条件下,无机纳米粒子只有在熔融温度以上才能呈现流体状态,一般熔融温度达1000℃以上。而无溶剂纳米流体,一般在室温或低温(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截至2020年3月4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409例,累计死亡病例3 012例.该疾病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