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学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形象——以2014年《经济学人》涉华经济报道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西方主流媒体在论及他国,尤其是东方国家时,始终惯用一种“东方学”式的话语体系,以及“唯我是真理,非我皆谬种”的普世价值观,将偏见贯穿于每一次的报道之中,所以一直以来,中国在国际上所呈现出的形象不可避免地饱受争议。  纵观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约十年以前,凡涉及中国的媒介报道,多是连篇累牍的丑化之文,但在中国经济日趋强盛,甚至强势之后,这种趋势又似乎得以改观。例如2015年3月份,由中国发起筹备的亚投行(全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国际舆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向以美国为首的众多欧美国家都纷纷加入亚投行的行列,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的舆论焦点,德国媒体罕见地给予了肯定的态度,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言论称“中国已经开始积攒了抗衡世界银行的金融力量,美国对亚投行的抗拒是徒劳的。”,而西方主流媒体也表现出了亲华趋势,如英国《金融时报》在3月25日的报道中写道:“英国决定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此举激怒了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的决定欠妥。恰恰相反,这个决定是合理的,尽管并非没有风险。”  由此可见,在不同时期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倾向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妖魔化时期到客观化时期,再到全面研究时期,国际舆论对中国似乎变得越来越“宽容”,但这种“宽容”,究竟是从真正意义上地撇除了东方主义的话语权和偏见,还是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和平,仍有待探讨。  但无论如何,从东方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从而延伸至一国的国家形象探讨,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第一章探讨本次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不同时期进行了概括,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东方学的释义,阐述了东方学是怎样的一种话语体系,它因何形成,它与话语权力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微妙关系,并详细地分析了中西方的话语权力关系,分析了东西方文化中的身份认同、自我认同、东西方媒体话语权的背景与关系,以及关于自我认同中“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在东西方的话语体系中,西方始终扮演着“自我”的角色,而诸如中国的东方国家一直被置于“他者”的位置,这是研究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倾向形成的根本。  第三章以2014年期间《经济学人》的涉华报道为例,从宏观框架以及微观层面分析了中国在西方主流媒体所呈现的中国经济形象。  第四章提出了对我国大众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的可行性建议,从大众媒体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大众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应当采取哪些方法,去构建一个软硬实力兼备的强大的国家形象。  结语,总结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并对构建共同的对外传播理念体系以及构建国家形象的新路径作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增塑聚乳酸,研究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用量对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力学性能
“代建制”是国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相结合的产物,其在投资领域、建设领域和其它相关领域内的配套制度也需要通过市场磨合.代建单位转承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职能,树立了
目前叉车铸钢转向桥体国内没有相关产品,生产厂家都采用传统的焊接式转向桥体。铸造转向桥体具有经济性好、易批量生产等特点。在原有焊接式叉车转向桥体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
论文共分三章来对这个年轻的电视节目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章在第一章分析了电视讲学节目的现状及其兴起的原因,并重点对学术电视的实质进行了研究。文章的第二章是从传播学的
本文将什么是品牌图书、品牌图书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如何策划出版品牌图书等主要问题展开论述。 首先,文章就品牌、品牌图书等一般概念进行了阐发和解释。在文章中的第三章
履带式装载机是靠齿轮箱的输入轴与装载机变速器后动力输出轴相连,经一对锥齿轮变速并换向,输出轴与配套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连接,从而实现装载机动力向配套工作装置的动力传递
为全面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遏止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维护建筑市场的良好秩序,建设平安山东,构建和谐社会。钥26日, 山东省建管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外企业进鲁施
公共事务的出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选择",公共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大众传媒自身的功能特点所体现出的
期刊
江苏省“建筑之乡”--盐城市盐都区从传统的土建“陆上”施工,发展延伸为以江海打捞疏浚、空中防腐维修为特色的“海、陆、空”立体施工,并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吸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