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参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作为农民工主体、经济建设主导力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成为现阶段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该群体的就业质量不仅事关“三农”问题的解决,还事关城乡统一就业体系的建设成败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的国内外期刊、书籍、硕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界定了相关概念,构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基于CLDS个人问卷数据,从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工作满意度五个一级维度,21个二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快速聚类法,以户籍、地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为类别变量,对不同户籍、地区、年龄段、性别、受教育水平的就业质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年龄在16岁—33岁范围之内,农业、非农户籍的劳动者个体的就业质量差异性显著,非农户籍雇员的就业质量水平显著优于新生代农民工。在新生代农民工内部:不同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水平也是有差异的,西部地区就业质量水平较低,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就业质量水平最优;不同年龄段就业质量水平有差异,就业质量综合得分由社会闯荡期—职业磨合期—事业起步期呈现出倒U型曲线,即职业磨合期该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较高,事业起步期第二,社会闯荡期最低;不同性别的就业质量水平差异虽然不是特别显著,但是还是有差异的,女性的就业质量水平优于男性;不同受教育水平就业质量水平差异较大,其就业质量水平由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依次上升。鉴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企业、新生代农民工个体三个层次出发,提出专门的对策建议来提高该群体的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