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语言精练,人物性格描写很有成就,是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杨宪益、戴乃迭译本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原文的英译本,“译文流畅而精确,能够传达原著的风格”(陈美林,1994:683)。译文主要采用了忠实于原文的直译。目前,译界对于翻译的忠实性原则论述繁多却总体模糊。一般认为,忠实即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本文则试图揭示内容与形式,即意义与风格的具体内涵。作者以G.Leech(1981)七种意义为蓝本,赋予了社会意义丰富的内涵,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意义均属于该范畴。从这一认识出发,本文作者认为跨学科翻译理论流派否定原文至上实际上是侧重文本意义的新的方面,如历史意义,政治意义等,这并不违背忠实性原则,因为历史意义、政治意义等也包含在原文意义当中。然而,由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可能相互矛盾,翻译的忠实性原则具有其可行性的同时又具有其局限性。本文根据大中华文库《儒林外史》汉英对照本,运用描写的研究方法,探讨忠实性原则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实现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及其诸多影响因素。第一章描述译界对于忠实性原则的共识,集中梳理众多的翻译流派及其理论。第二章探讨忠实在翻译中实现的可行性。因为语言、文化、审美的共性,以及目的语文化的开放性,忠实具有其可行性。第三章充分展示了忠实性原则实现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由语言、文化差异,翻译方法以及译者素质等多重因素造成的。文章列举大量实例,从各个层次分析忠实性原则的实现程度。第四章拟在《儒林外史》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学翻译的总体原则与策略。文章结论如下:首先,在中国古典文学外译过程中,忠实性原则是翻译的总体原则;其次,忠实性原则的实现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局限性;再次,文学翻译的异化和归化策略同等重要,但是异化趋向会更加明显。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影响忠实性的诸多因素,才能妥善地处理好翻译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将文学翻译做得更好。与此同时,关于忠实实现的可行性与局限性跟可译性的关系,作者认为,尽管文学翻译,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因素的翻译颇具困难,但是其可译性毋庸置疑,根本分歧只是在于翻译的充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