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保形红外头罩是未来精确制导导弹的核心部件,而多晶Al ON陶瓷优异的光学、机械性能使其成为保形红外头罩的首选材料。采用超精密磨削技术可以加工大孔径、高陡度的保形头罩并获得较好的面型精度。但由于Al ON具有高硬脆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表面崩碎及亚表层裂纹,这些损伤严重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需要后续抛光处理。而抛光过程中材料去除率较低,降低了加工效率,并且其不确定性的去除特性会降低工件的面型精度。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形红外头罩是未来精确制导导弹的核心部件,而多晶Al ON陶瓷优异的光学、机械性能使其成为保形红外头罩的首选材料。采用超精密磨削技术可以加工大孔径、高陡度的保形头罩并获得较好的面型精度。但由于Al ON具有高硬脆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表面崩碎及亚表层裂纹,这些损伤严重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需要后续抛光处理。而抛光过程中材料去除率较低,降低了加工效率,并且其不确定性的去除特性会降低工件的面型精度。因此,超精密磨削所获得的表面/亚表层质量是影响后续抛光时长及加工效率的关键因素。硬脆材料在加工中的去除方式直接影响着工件的表面质量,实现塑性去除成为获得低损伤、高质量表面的前提。开展Al ON材料的超精密磨削加工机理研究,为实现Al ON材料的塑性磨削加工及Al ON保形头罩高表面质量、高效率的加工,以及推动我国红外制导导弹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为了实现Al ON保形头罩表面高效率、低损伤的塑性磨削加工,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与检测手段揭示了Al ON材料的超精密磨削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Al ON保形头罩的超精密磨削加工工艺,最终实现了Al ON保形头罩高表面质量的超精密磨削。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Al ON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维氏压痕实验,研究了不同准静态载荷下Al ON材料损伤形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Al ON材料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表面损伤机理。开展了Al ON材料相同载荷下的维氏压痕实验及腐蚀实验,建立了Al ON材料裂纹扩展方式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开展了Al ON材料渐进深度的单点金刚石刻划实验,发现了刻划力与材料去除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刻划速度对刻划力、材料去除方式、亚表层损伤特点的影响规律。以上研究结果对Al ON材料在磨削过程中的材料去除及裂纹扩展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选取不同参数的金刚石砂轮进行了Al ON的磨削实验,分析了砂轮粒度与结合剂对磨削后Al ON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对比了不同参数金刚石砂轮的磨损性能。超精密磨削实验结果表明,Al ON磨削表面形貌具有非均匀性,这是由于Al ON晶粒间材料去除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通过纳米压痕实验发现了Al ON材料晶粒间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差异,结合EBSD实验结果与磨削表面形貌对比,揭示了Al ON材料在超精密磨削过程中的表面形成机理,分析了晶粒取向的变化对裂纹扩展及脆性去除模式的影响。该结果对研究Al ON工件表面的塑性加工机理奠定了基础。提出了Al ON工件表面加工过程中不同材料去除方式的临界条件。开展了不同磨削深度下Al ON工件的超精密磨削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降低条件下表面形貌的演变规律,结合μXRD实验结果,揭示了Al ON工件表面的塑性加工机理。基于EBSD实验结果,运用纳米压痕实验对Al ON的不同晶面间的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Al ON工件表面塑性去除加工的临界切削深度,实现了Al ON工件表面的塑性磨削加工,获得了近抛光质量的加工表面。通过TEM对塑性去除下的Al ON亚表层进行了表征,揭示了塑性磨削条件下Al ON材料的亚表层变形机理。该研究为Al ON保形头罩超精密磨削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针对保形头罩的尺寸特征,确定了内、外表面加工方法以及砂轮尺寸参数,制定了Al ON保形头罩的工艺流程。开展了加工过程中装夹装置的有限元仿真设计,实现了超精密磨削过程中Al ON头罩的高精度低应力装夹,避免了夹具变形对表面磨削质量的的影响。基于Al ON塑性磨削加工的临界条件设计了保形头罩的超精密磨削工艺参数。基于磨削纹路的仿真实验优化了磨削过程中的转速匹配关系,实现了高表面质量的Al ON保形头罩的超精密加工,分析了表面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DD3镍基高温合金兼有低廉的制造成本和优异的高温性能,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的制备领域贡献巨大。Ti3AlC2陶瓷作为新型纳米层状陶瓷的典型代表,在物理性能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发挥两类材料性能方面的长处,拓宽其应用领域,将两类材料连接到一起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考虑到DD3合金和Ti3AlC2陶瓷物理性能的巨大差异,本研究中采用扩散连接技术对两者进行连接。添加Ni中间层对两者进行
偏微分方程(PDEs)被广泛用于解释科学和工程领域中许多复杂的自然现象。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PDEs中未知参数的反演问题,例如源项或边界数据的重构。特别地,关于波动方程的反源问题,目前已有许多理论和数值研究工作。点源反演问题的目标是通过测量数据(近场或远场数据)识别未知点源的某些参数(如位置和强度)。点源反演问题往往缺乏唯一性或稳定性,因而在数学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本文致力于研究固定频率
在海洋装备中,与海洋微生物附着有关的材料腐蚀破坏占涉海材料总量的70-80%。因此,海洋微生物污损问题是海洋国防、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最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我国海洋装备结构轻量化、航天设施沿海化的发展,铝合金材料在高湿、高盐的复杂海洋环境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高速高运载能力的运输舰船身、海洋直升机起降平台支架、大运载火箭壳结构以及舰载武器底座等。本文面向铝合金在渤海水环境服役后,表面产生的海洋微
随钻声波测井是在钻井的同时对井孔周围的地层进行探测,并为地质导向提供信息,该技术具有实时测量特性,有望减少测量成本。现有的测井资料表明,随钻声波测井中到时较早且幅度很大的钻铤波信号掩盖了来自地层的声波信号,导致无法提取到准确的地层纵波速度。前人采用在钻铤上刻槽的方式来消除钻铤波,但刻槽的隔声机理仍不明确,有必要深入研究随钻声波测井中钻铤波的传播规律和刻槽钻铤结构的隔声机理。本文采用三维直角坐标系下
耗散能够破坏量子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并导致消相干,因此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因素。如何找到一种可行的方法避免消相干成为量子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能够引起消相干的因素主要包括腔模泄漏和原子自发辐射等耗散过程。最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耗散过程可以当做促进量子信息处理方案完成的有利条件,将系统中有害的耗散因素转变成一种积极因素。例如在原子-腔以及固态系统中利用系统中存在的耗散
模糊微分方程是研究带有不确定性或主观信息数学模型的重要工具。通过求解模糊微分方程,可以解决来自物理、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等领域的具有不确定因素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许多物理现象都与模糊微分方程的周期解或倍周期解密切相关。由于模糊数上减法运算的特殊性,求解模糊微分方程有别于求解在实数域上的常微分方程。求解模糊微分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基于Zadeh扩张原理的方法,即通过将含有不确定参数或初值的微分方程的解,运
相互影响的多种群空间扩散所导致的模式生成,是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几类不同背景下的反应扩散方程组的定性性质,主要探讨这几类反应扩散方程组中的空间扩散所引发的模式生成。首先,我们介绍这些生态模型的实际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其次,我们考察一类带有齐次Dirichlet边界条件和响应函数为f(u,v)=1/(1+αu)(1+βv)的反应扩散型竞争模型。这
聚阴离子型磷酸钒锂材料结构稳定,结构式中三个锂离子均可以参与脱嵌,且氧化还原的电势较高,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本征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扩散系数偏低,且在宽电压范围(3.0~4.8 V)内的循环稳定性较差。本文以单斜结构的磷酸钒锂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明了其脱、嵌锂过程中电子结构与离子迁移行为的演变规律,通过合理结构设计制备出分级片状结构的磷酸钒锂/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间隙锂引入与阳离子掺杂对磷酸钒锂结构
组合优化问题(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COPs)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然而目前大多数组合优化问题(COPs)问题为NP难度问题,它还没有方法能在多项式时间内得到其最优解。实践表明,启发式算法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找到其近似解。然而随着问题规模的扩大,启发式算法的计算时间随之增加,随着可用数据的增加,问题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开发设计高效的启发
光与磁光材料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特别是在紧聚焦微小尺度范围内更加诱人。从科学角度来说,研究其中的物理机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应用的方面来说,研究光磁相互作用对于超高密度磁存储、超高分辨率的共焦与磁共振显微镜以及原子与磁性粒子的捕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研究光磁在远场小尺寸空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基于矢量衍射理论和磁光材料中的逆法拉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