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观念反映一个时期主流的审美取向,每一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审美观念展示了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同时也反映出这个时期主流文化的审美旨趣。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一元化的唯政治论的审美观念一直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这种情况直到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才得到转变。改革开放之后至今可以作为新时期的时间概念,在这个时期,政治高压的解冻使得审美观念逐渐摆脱一元论的控制而趋向于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不断完善,西方文化、港台文化、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各种文化互融共通的繁荣景象。审美观念在我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流变,不仅是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还包括了审美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从文本化到视觉化的转变。审美与经济产生了联系,审美的无功利性与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并不矛盾,审美经济的悄然兴起促使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成,审美文化产业与体验经济都是审美与经济的结合。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民众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社会逐渐在大中型城市形成并且向其他地区扩散,消费文化也逐渐成为主导文化。消费社会的形成与大众传媒的影响密不可分,审美观念也在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兴的自媒体的导向之下有了新的特征,图像化审美与身体审美就是其中的显著特征。图像化审美与身体审美拉动了经济产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审美的图像化特征与身体审美都是发生在电子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之下,电子设备与电子工具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这导致新兴媒体的转型同时也影响了审美观念的流变。科技的进步使图像化的审美与身体的审美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的审美范式,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与消费时代的来临也引发了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危机,消费社会意味着人的某种解放,于是享受、消遣、娱乐成为市民生活的特点,人们不断地通过消费满足自身欲望。市民生活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然而娱乐的过度必然会形成审美的危机,娱乐的过度化体现在娱乐的媚俗化和同质化等方面,这些都会对审美产生负面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带来的还有网络时代的形成,网络时代与消费社会的契合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读写危机、版权危机。这些危机对个人个性化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来说都是制约。对新时期的审美观念的研究,有助于考察新时期三十多年来审美领域的变迁和审美文化的发展。美学的发展同时也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