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李(Prunus salicina Lindell)作为浙江省从国外引进的的李新品种,深受消费者喜欢,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但黑李溃疡病的发生给浙江省黑李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能否有效控制该病害已成为浙江省黑李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为明确黑李溃疡病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本论文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对其发病因子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症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黑李溃疡病主要危害李树枝干,一年生、二年生以及三年生枝条均能产生溃疡斑,造成树势衰弱,整株死亡;能够侵染枝干上的芽,造成芽枯死;该病害也可侵染李树叶片,造成叶片穿孔,但危害较轻;从田间调查结果看,果实很少发病。具体症状:(1)叶片症状:叶片4月底开始发病,初期形成水渍状小点,后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黑褐色。病斑周围呈水渍状且有黄绿色晕圈产生,后病斑干枯,脱落后形成穿孔;(2)枝干症状:枝干5月初开始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不规则形斑点,继而形成椭圆形黑紫色稍凹陷病斑,病斑中有胶液流出,后病斑逐渐扩大,凹陷开裂,形成近梭形病斑;(3)芽部症状:芽5月初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在芽基部形成溃疡斑,使芽不能萌发或萌发后迅速枯死,造成枝干上无叶、无花;(4)果实症状:果实6月初开始发病,初期果皮上产生水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病斑中心变褐色,最终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的晕环、中间稍凹陷、表面硬化、粗糙的病斑。2、黑李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采集表现典型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分离、纯化以及致病性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接种5天后,枝干上出现病斑,但是症状不明显;接种25天后,枝干上出现明显的溃疡斑,病斑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的症状基本相同;接种35天后,枝干出现枯死症状,从接种发病部位再次分离到与供试菌株相同的菌落。经病原菌分离、致病性试验、菌体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脂肪酸分析(FAME)及16S rDNA序列分析,参照Krieg和Jami等人的研究结果,将该病原鉴定为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pruni(Smith) Vauterin et al.]。3、黑李溃疡病菌寄主范围的初步研究:对李园内采集的具有该病害相似症状的桃树、樱桃树的叶片和枝干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检测,结果表明,桃树和樱桃树是黑李溃疡病菌的自然寄主。4、对黑李溃疡病的发病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黑李溃疡病发生的严重度与果园的李树品种、土壤质地、立地条件、管理水平、栽培密度等有关:(1)不同李树品种对黑李溃疡病的抗性不同,发病情况存在差异,在所调查的品种中,玫瑰皇后李和安哥诺李李抗性最强,未发病,美丽李次之,株发病率为20%,黑琥珀李抗性较差,株发病率为62%,富莱黑李抗性最差,发病最重,部分果园发病率达到100%;(2)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高的果园黑李溃疡病发病轻,相反,含量低的果园发病严重;在4.68~6.02范围内,土壤pH值的高低与该病害发生的严重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3)地势低洼、方向朝南、背阴受风的果园易感病,黑李溃疡病发病早程度重;(4)果园管理规范,水平高,发病程度轻:果园管理粗放,水平低,发病程度严重;(5)栽培密度高,果园郁闭,发病重。5、2012年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噻唑锌和噻菌铜是防治黑李溃疡病的有效杀菌剂,对富莱黑李和黑琥珀李黑李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7.58%和95.48%,防效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农用链霉素和叶枯唑的防治效果较差。2013年综合防治试验明确了黑李溃疡防治的关键时期,初步形成了一套防治技术体系,即采用避雨栽培措施;冬季修剪,结合涂5波美度石硫合剂;早春花前喷1:1:100波尔多液保护;终花期开始施药,后每隔2周施药一次;以噻唑锌和噻菌铜为主要防治药剂,辅助以其它药剂如代森锰锌、噻霉酮、吡虫啉、阿维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