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该群体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为有效心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中选取164例行直肠癌Miles术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 10)、希望量表(HHI)、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用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评估其生活质量、心理弹性、希望特质及正性情绪水平。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96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83.67%。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及临床资料164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年龄在26-78岁之间,平均年龄(57.54+9.86)岁;男性患者占59.1%;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62.8%;98.8%患者已婚;73.2%的患者不在职;家庭月收入以中等收入水平居多(46.3%);手术时间≤6个月者占65.9%;32.3%的患者有造口并发症;37.8%的患者不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65.2%的患者主要由配偶照顾。2.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及在人口社会学特征和临床资料上的差异比较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得分为(55.39±20.37)。在功能领域方面,认知功能得分最高(76.02±22.40),社会功能得分最低(59.76-±26.56);症状领域方面,得分最高的是经济困难(39.23±30.88),得分最低的是恶心、呕吐问题(10.26±16.55)。生活质量在不同的年龄、工作状况、月收入、手术时间、造口并发症、造口接受以及照顾者间存在显著差异。3.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积极心理品质得分为:心理弹性(26.22±7.33)、希望特质(21.21±3.80)、正性情绪(29.37±7.44)。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除躯体功能领域外生活质量的各功能领域以及总体健康状况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190-0.419, P<0.05-0.001),与希望特质呈显著正相关(r=0.293-0.430,P<0.001)。生活质量各功能领域以及总体健康状况与正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160~0.424,P<0.05-0.001)。4.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为因变量,在控制相关人口社会学和临床资料变量的基础上,将心理弹性、希望特质、正性情绪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希望特质能显著预测总体健康状况(β=0.358,P=0.001);正性情绪能显著预测情绪功能(β=0.201,P=0.022)和总体健康状况(β=0.139,P=0.033)。结论:1.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认知功能领域最好,社会功能领域最差;在症状领域方面,经济困难问题最为突出,恶心、呕吐问题最轻。2.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希望特质及正性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3.希望特质和正性情绪能显著预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