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写作根植于美国的非裔黑人民族,其创作从女性主义的独特经验出发,描绘种族歧视下美国黑人身体和心灵所遭受的双重伤害,塑造出形形色色的黑人形象,其笔下丰富多彩的黑人生活与人物生动揭示了现代社会美国黑人的艰难处境,引起人们对已成历史的奴隶制的思考和反省。1993年,莫里森因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和对美国黑人生活的生动的描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本文以莫里森作品中失衡的两性人物及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小说文本所描写的特异两性关系入手,透视莫氏笔下黑人两性心灵世界的异化与变形,并探讨其创作中两性关系失衡之因以及作家笔下爱的多重内涵与深刻意义。全文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莫里森小说中失衡的两性关系,即将莫氏作品中失衡的两性关系归纳为三种形态:以男权为中心的两性关系、乱伦扭曲的两性关系、对立冲突的两性关系,以此观察莫氏笔下失衡的黑人两性世界。第二章莫里森作品中两性关系失衡原因之探究,分别从性别、种族、文化三个角度探讨莫氏作品中两性关系失衡的深刻原因,通过分析男性至上的传统两性观、种族歧视造成心灵扭曲以及冲突的文化观揭示莫氏创作中黑人两性关系失衡原因的多重性与复杂性。第三章重构和谐的两性关系,鉴于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和文化冲突导致黑人内部两性爱的缺失与关系失衡,本章结合莫氏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自身人生体验,阐述其创作中所倡导的爱的丰富内涵与救赎意义。莫氏在其创作中所提倡的爱不再局限于世俗意义上的男女之爱,它超越了性别、种族和文化藩篱,引导黑人两性走出失衡困境,是其对黑人两性如何在多元化的世界更好的生存下去的一次精神探索与展望。本论从莫氏笔下形态迥异的两性人物形象入手,通过细读文本,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相关理论解读莫氏小说中失衡的两性关系这一现象,力求从性别、种族与文化的视角探讨非裔美国人两性关系失衡之因,并将莫氏构建和谐黑人两性关系的理念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学传统中,发掘其以爱作为构建两性和谐之路背后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从而揭示在种族歧视的背景下莫里森把握黑人两性心灵世界的独特方式及认识世界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