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生态位的相关理论,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以定量计算为主的方法,对四川省区域旅游发展格局进行研究。根据生态位理论构建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系统层、状态层、变量要素层三个层次的指标因子来分析和反映四川省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最终确定了四个维度共23个指标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Z scores标准化法对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运用旅游生态位模型计算出每个城市各个维度指标因子的生态位,最后使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省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进行分级,得到四个等级的区域,第一级区域为成都,第二级区域为宜宾、南充、乐山、绵阳,第三级区域为德阳、泸州、遂宁、自贡、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广安、攀枝花、雅安、广元,第四级区域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通过对四川省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社会经济和城市环境的分析,发现四川省区域旅游发展中16个市州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差异平缓。说明生态位宽度存在合理的发展梯度,有利于四川省区域内各市州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并根据四川省区域旅游发展评价结果,提出通过生态位错位、生态位扩充和生态位协调的发展策略,并从旅游资源的整合、交通网络的完善、旅游形象的塑造、旅游市场的拓展、旅游环境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从而促进四川省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