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及效果。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立体视觉的重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2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资料。患者按手术年龄、手术方式、斜视类型、立体视和融合功能分组。其中男25人,女17人,手术时平均年龄10.2±4.3岁。5~7岁患者17人,8~21岁患者25人。外展过强型16例,基本型19例,集合不足型7例。术前有融合功能30例,无融合功能12例。排除标准包括弱视,眼部器质性病变,斜视手术史,垂直斜视和眼球震颤。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严重的全身疾病及集合调节功能麻痹的人也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均接受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及配镜,三棱镜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同视机常规三级功能检查。将双眼矫正视力≥0.8,屈光参差小于1.5D,戴镜后斜视度≥-15△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方法:斜视度在-25△以下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25△~-50△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50△以上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年。观察分组后的疗效并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4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正位34例(81%),欠矫5例(11.9%),过矫3例(7.14%)。术前存在立体视功能的患者19例(45.2%),术后29例(69.2%)。1年龄在5~7岁的患者17例,术后眼位正位14例(82.4%),欠矫2例(11.8%),过矫1例(5.9%)。年龄在8~21岁的患者25例,术后眼位正位20例(80%),欠矫3例(12%),过矫2例(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63 P=0.8488>0.05)。2单眼外直肌后徙手术共6例,正位5例(83.3%),欠矫1例(16.6%),过矫0例。双眼外直肌后徙手术共29例,正位25例(86.2%),欠矫3例(10.3%),过矫1例(3.4%)。双眼外直肌后徙+非主眼内直肌缩短手术共7例,正位4例(57.1%),欠矫1例(14.3%) ,过矫2例(28.6%)。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49 P=0.2107>0.05)。3外展过强型共16例,术后正位14例(87.5%),欠矫1例(6.3%),过矫1例(6.3%)。基本型共19例,术后正位15例(78.9%),欠矫3例(15.7%),过矫1例(5.3%)。集合不足型共7例,术后正位5例(71.4%),欠矫1例(14.3%),过矫1例(14.3%)。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62 P=0.6357>0.05)。4术前有融合功能者30例,术后眼位正位28例(93.3%),欠矫1例(3.3%),过矫1例(3.3%)。术前无融合功能者12例,术后眼位正位6例(50%),欠矫4例(33.3%),过矫2例(16.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4383 P=0.0012<0.01)。5术前有融合功能但无立体视功能的患者11例,术后8例建立了正常的三级功能,立体视恢复率为72.7%。术前无融合功能者12例,术后2例建立了正常的三级功能,立体视恢复率为1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0.05)。6年龄在5~7岁的患者术前8例无立体视功能,术后恢复立体视功能者6例(75%)。年龄在8~21岁的患者术前15例无立体视功能,术后恢复立体视功能者4例(2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3<0.05)。结论: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正位率与手术年龄、手术方式、斜视类型均无相关性。2术前有融合功能的患者术后正位率较高,无融合功能患者正位率较低。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融合功能的有无对术后眼位有较大影响。3术前有融合功能的患者术后立体视恢复率较高,术前无融合功能患者立体视恢复率较低。融合功能的存在有利于双眼视觉的重建。4虽然术后眼位正位率与手术年龄无相关性,但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越高。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以期恢复和改善立体视功能,达到功能性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