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信息交换应用研究与仿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675083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的R.Ahlswede等人基于网络信息流的概念提出了网络编码的思想。网络编码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指通信网络的中间节点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一定形式的编码处理,然后再传输出去,而不是像传统通信网络中间节点那样只是进行存储转发。   网络编码的引入大大改善了通信网络的性能,它可以提高组播网络的容量、改善网络链路的负载平衡、节省网络带宽资源消耗、减少信息传播的路径时延、提高网络链接的鲁棒性和提高网络的纠错效率等。现在,有关网络编码理论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网络编码已经成为网络信息论领域最受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对网络编码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基于图论和信息论的知识论证了网络编码可以实现网络最大流,并且详细介绍了三种网络编码的组播算法。深入研究了无线网络中分别处于不同节点内的独立信息源,如何利用网络编码进行更加有效、可靠的信息交换,然后引入虚拟节点的概念建立合适的网络模型,证明了网络编码技术在信息交换中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无线网络节点信息交换环境中的一种应用策略,从理论和仿真两个方面说明了网络编码技术的引入对信息交换过程中的网络吞吐率的改善。
其他文献
期刊
高速网络监控是保障高速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在网络拓扑中的关键位置对数据报文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监控,可以减少和杜绝由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网络内容安全问题。该系统
期刊
期刊
一般认为,高效的感知音频编码与以实时通信为目的的低延迟编码是两个不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一方面,感知音频编码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能够以极低的码率提供主观音质极好的音
期刊
期刊
诱发电位(EP)的检测与分析技术是临床医学诊断神经系统损伤及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测量直接得到的EP信号完全湮没在脑电图(EEG)等噪声中,信噪比低于-10dB,有时甚至低至-2
为了了解被动毫米波探测器在实际工作状态中的性能和分析被动毫米波探测器对金属目标的识别情况,需要建立金属目标的亮温模型,获取仿真的数据。本文研究的内容是以被动毫米波探测器对地面金属目标的识别问题展开的,主要工作是为解决毫米波辐射计对地面金属目标的识别问题。在系统硬件研制之前,有必要对毫米波探测器进行动态仿真模拟试验,检验和分析系统参数的合理性和协调性,以寻求最佳的硬件设计方案;有必要先期开展目标检测
视频光纤传输技术是远程监控和有线电视系统中常用的重要技术,具有传输频带宽、传输信息量大、传输损耗低、传输质量高、传输距离远以及抗电磁干扰性能好等优点。本文采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