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引起的生态成本和环境空间的交换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21世纪以来,伴随全球钢铁业的快速发展,焦炭产业成为全球关注的产业,世界焦炭贸易市场也趋于形成。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依托于丰富的资源优势,山西成为中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和焦炭出口资源供应地。山西省的焦炭出口供货量从1997年起基本保持在900-1000万吨,2006年山西省生产焦炭9202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3%,自营出口和外贸出口焦炭1303万吨,占中国焦炭出口贸易量的89.8%,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40.5%。但是,焦化行业是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炼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2006年9月国家环境总局公布的全国43个城市空气质量劣于三级标准,山西占到16个,山西焦化行业对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负荷分别占全省总污染负荷的40%和30%,劣V类水质占70%以上,远高于全国44%的平均水平。焦炭在给山西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只用货币形式来评价国际贸易是相当片面的,经济上的贸易顺差也许带来了生态资本上的亏损,评价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从环境效应分析的角度来考虑。本文以山西焦炭出口贸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山西焦炭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西焦炭贸易的环境效应总的来看是负的。为此,本文建议应该逐步限制焦炭的出口总量,降低资源消耗,治理环境污染,深化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从而实现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前两部分是理论综述部分,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山西焦炭贸易的现状和环境状况,找出焦炭贸易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和问题。第四部分选取了1997-2006这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山西焦炭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论给予验证和解释。第五部分阐述了国际为维护环境利益而实施的约束政策和国内的焦炭贸易政策,第六部分在前面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焦炭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