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民族数字文化分析对比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6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是人类描绘世界最常见的一种手段,是计算以及表示事物的数学概念,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起初,数字只是一种计数工具,其本身并不具有神秘色彩和任何神秘力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运用数字时,往往赋予它们许多非数量的、神秘的涵义,成为吉凶祸福的象征,由此数字就获得了除自身数量含义外的民族文化信息。本文在现有的理论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更加详细更加生动的实例来对俄汉语中的数字——这一特殊的语言载体进行分析对比研究,通过对俄汉两民族喜欢和避讳的几个典型数字进行对比分析,着力于从俄汉两民族的俗语、谚语、成语、惯用语、固定语、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中提取丰富而又详实的材料进行论证,并根据分析对比的结果,试图发掘俄汉民族数字使用背后的成因及所代表的特殊文化。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四章)、结语和参考书目。引言部分概述了俄汉数字文化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点明了数字的概念和起源,并尝试对数字文化进行定义。同时,概括了我国在俄汉民族数字文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是俄罗斯民族的数字文化,第一节为俄罗斯民族的数字偏爱,阐述了数字三、七在俄罗斯民族文化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成因;第二节为俄罗斯民族的数字忌讳,阐述了俄罗斯民族对数字十三忌讳的表现及原因。第三章是汉民族的数字文化,第一节为汉民族的数字偏爱,阐述了数字三、九在汉民族文化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成因;第二节为汉民族的数字忌讳,阐述了对数字四忌讳的表现及原因,并对数字73和84进行了简要概述。第四章通过对俄汉两民族数字文化的分析和对比,找出两民族在数字文化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节为相同点,包括:都具有求吉避凶的心理,约定俗成,运用联想和广泛存在性。第二节为不同点,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不同、是否受谐音影响和文化积淀的丰富度不同。结语部分总结了俄汉民族数字文化,并阐述了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对俄汉两民族数字文化进行研究的重要性。鉴于现对俄汉民族数字文化的研究不多且不详细,本文尚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为提高我国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地理教学经验,从学生的基础地理、教师的课堂时间观念和传统教法等方面,对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困
企业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受到其内部系统各要素、性能、行为等变化的影响,还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近年来,民营企业发
在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热潮中,农村普法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更好发挥农村普法教育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
<正> 工笔重彩画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敦煌鼎盛时期的壁画,唐代的金碧山水与宫廷人物画,五代及宋的工笔卷轴画,以及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墓室壁画等,都展现出我国工笔重彩画
朝核问题作为冷战的遗产由来已久。1958年,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了核技术的研发。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对朝鲜是否在进行核开发表示怀疑,1990年4月,美国以卫星照为证据,开
深基坑项目是十分复杂的岩土工程,也是岩土工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工程
基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定西市安定区连续进行6 a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并对各处理的碳库活度(A)、碳库活度
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同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密切相关。气候变暖已
时代进步,企业发展中知识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民营高新科技企业以知识的创造为重的技术创新方式,也逐渐转变为以知识流动为重的技术创新方式,这就离不开知识管理在此过程中的
<正>一、戏剧生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地处东经73°30’—96°30’,北纬34°0’—49°30’。东、南分别与甘肃、青海省及西藏自治区相邻,西、北分别与八国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