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国古典美学中思想传承的规律为基础,以近代庄学研究和阐发的实际为基本事实依据,舍弃传统研究中必谈考证与注本的问题,借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代阐释学理论和方法,打破按时间顺序或分阶段讨论的传统方式,关注近代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启蒙思想、中西学融合等不同学术背景下的庄学研究与庄式美学创作实践,探析庄学研究与近代学者的地域出身、人生经历、个人趣味、思想体系、创作实践等个体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着眼于近代学人在对《庄子》进行文章学评点时所作出的审美评价,及对《庄子》一书及其人的论析。同时也关注在时代洪流下,学者对思想家园共同的追寻,以及对庄子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以期形成对近代《庄子》接受的系统性把握和创新性认识。 论文重点考察的是近人在对《庄子》进行文章学评点时所作出的审美阐释、对庄子思想的评价和吸纳,及对庄子美学思想的论析和创作实践,在厘清庄学研究和阐发线索的同时,也充分关注了庄子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庄子思想的曲解、阐释不够深入以及过于夸大之处。挖掘近代《庄子》阐释与接受研究的亮点和欠缺,是本论文主要的目的。 绪论部分,论述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梳理了本文所依托的学术背景和学理基础。近代美学研究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具有重要的过渡作用,既是古典美学的总结,又开启了近代美学乃至现代美学的序幕,庄子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根基之一,正是彼时学界研究和借重的重要学术理论。运用阐释学方法释析这一时期的庄学研究,并聚集于学者的美学观点、创作风格和人生哲学等方面。明确在美学领域内,主要探讨近代美学大家对庄子美学思想的阐释和演化;在文学领域内,主要考察文学创作中流露出的庄子语言风格,在人生哲学层面,主要关注庄子审美人生哲学对学人人生际遇的导引和影响。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近代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背景,概述庄子美学的核心思想,挖掘庄子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外因素和主要成果。通过考察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政治氛围和儒学凋落、西学渐进的人文环境,厘清这一时期经世致用的思想需求;庄子美学中的精神自由、本真自然、趣味自足、境界自成、卮言自悦等思想要义正是被学者着力阐释和借重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晚清至“五四”时期庄子阐释的线索和概况,为下文展开对庄学研究与庄子阐释的个案分析作好铺垫。 第二部分探讨古典美学余韵下的《庄子》阐释与接受。主要对中国古典美学观念在晚清时期的延续和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以曾国藩、刘熙载为代表的一代学人,在面对世事风云、人生风雨、外界风物时,汲汲以求而不能解决国殇乃至个人沉浮之惑。一代完人曾国藩“以庄补儒”,视庄为药,从为政理军之道、诗论文风、家训体悟等方面铺陈出全面阐释庄子思想的人生图景,进而形成了“老庄为体、禹墨为用”之说。刘熙载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向近代美学过渡的重要人物,有着传统美学家“儒道共生”的鲜明特质,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以庄格古通今的特点,庄子美学已然成为他不自觉的思想基因,融汇在其《艺概》等文字深处。两位思想家庄学研究成就并不十分彰显,但受庄子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第三部分关注启蒙思想初鸣中的《庄子》阐释与接受。主要探讨在启蒙思想背景下学人对庄子思想所做的阐释和挖掘。启蒙思想的文化自省带给晚清学人拯救时世的新思路,使一批启蒙思想家欲打破传统儒学的藩篱,在救亡的主题下,远离甚至摒弃训诂学等研究思路,开始在义理和社会功能价值层面寻求更多的学理支撑。这期间出现了以龚自珍为代表的老派启蒙者,带着自发启蒙的特点,他对庄子的吸纳和阐释,也有着“援庄救儒”的期待。而严复作为吸收西学的现代启蒙者,则希望借助西方的科学理性,尽快补上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科学这一隅,他以庄子的文本为中介,以西拓庄,借庄启民,打开了以现代性的方式阐释和开发庄子美学的新一页。从严复开始,老庄道家因其特质成为学人们拿来进行中西互释、中西贯通的理想文本。 第四部分研究中西思想合奏中的《庄子》阐释与接受。在中西文化的交碰激荡下,中西文学、美学的碰撞、渗透、交融。随着史学研究、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统计分析等各领域“多元化”解读方法的出现,庄子美学阐释也呈现出开放并容的研究特征。以梁启超、王国维为代表的一代大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动着中国传统诗学范畴实现了具有实质意义的现代转化。梁启超作为近代文化思想先锋,在自身学术思想体系创构中,将以庄子为发源的“趣味”美学做了一次跨时代的演变,建立起与西方美学思想交汇的概念之桥。王国维在化合中西方美学思想的过程中,把庄子美学作为重要纽带,对意境论、自然论、无用论等做出集成发展,既葆有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又结合西学之理性,推动庄子美学阐释获得与时俱化的进展,并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创构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强化了中国美学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内在基因。 结语部分,总结近代美学中,在不同的理论形态和背景下,学人对庄子美学阐释的总体特征、成果和意义,对庄子美学阐释中的缺憾以及本论文在研究中尚需深入的地方进行梳理,为后续开展研究打下基础,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