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人口的消费既是流入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衡量其在流入地社会融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当前“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激发2.41亿流动人口的消费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基本养老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这一问题切入,探寻流动人口消费的形成机理,并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升流动人口消费水平提出对策思路。从理论上来说,收入是消费的物质基础,但并非影响消费的唯一因素。社会保障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会对消费产生重要的影响。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Feldstein提出拓展的生命周期模型以来,其与消费关系研究备受关注。按照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养老保险的作用在于通过缓解劳动者年老时收入的后顾之忧,从而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养老保险的主要作用是平滑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也就是说当期缴费会挤占消费,而未来的待遇则会增加消费。本文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聚焦于城市化进程中参加非农工作的流动人口群体,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倾向性得分匹配等方法,考察基本养老保险对流动人口流入地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升流动人口消费水平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第一,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偏低,在有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两个流动人口群体之间,其消费存在显著差异。在调查样本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35.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29.99%。其中参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除住房消费支出以外,其他各项消费要显著高于未参保流动人口;而在有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群体之间的各项消费并没有显著差异。第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能够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并且消费水平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基本消费支出,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消费和住房消费支出则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此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未对流动人口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基本回归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使流动人口的平均消费水平提升9.6%,基本消费支出水平提升14.4%。考虑到参保的非随机性,本文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解决不可观测因素导致的自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正向效应仍然非常稳健。第三,在不同流动人口群体之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具体来说,在新生代流动人口群体、有城市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群体、流入地所在城市为超大和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群体以及中低消费水平的流动人口群体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消费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而在低收入水平的流动人口群体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消费具有抑制作用。第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升流动人口消费支出水平主要存在两个渠道,身份认同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收入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由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享受流入地城市服务相挂钩,参保将使得流动人口选择未来在本地定居的概率将显著提升47.5%,并且定居意愿将使得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显著提升11.8%。另外一方面,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能够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而良好的收入水平则为提升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基于以上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主要从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与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两个方面提出提升流动人口消费的政策建议。首先,有序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面,挖掘流动人口的消费潜力。其次,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精准参保,通过多途径增加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并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提升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水平,增强流动人口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再次,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跨统筹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免除流动人口参保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最后,同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做好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逐渐实现户籍制度与公共服务的脱钩,放松流动人口的消费束缚。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基本养老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从而为改善流动人口消费不足,推动建设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提供探索性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