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12年4月至8月,采用的瞬时扫描法和目标取样法对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研究地A)、徐州市鸟悦园(研究地B)、徐州睢宁金桥珍禽养殖场(研究地C)繁殖期大天鹅昼间行为进行观察,同时运用Logistic模型描述雏鸟各生长指标。并建立笼养条件下大天鹅行为谱,分析雌雄大天鹅繁殖期昼间行为的差异以及探讨大天鹅雏鸟生长发育规律、拟合生长曲线和回归方程。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地A在繁殖期的不同时期,雌雄大天鹅的领域利用存在很大差异,除中期以外,前期和后期领域利用率均呈现差异极显著(P<0.01)。孵化由雌性大天鹅单独完成,而雄性主要表现水面领域的警戒;研究地B在繁殖期大天鹅雌雄的领域利用存在很大差异,除中期以外,前期和后期水面和陆地上的领域利用率差异显著性,繁殖前期雌雄大天鹅在水面上的领域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其他领域利用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地C雌雄大天鹅的领域利用率存在很大差异,三个时期投食区差异均不显著,繁殖中期运动场的领域利用不显著,繁殖中期在水面的领域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其他均差异极显著(P<0.01)。三个地区大天鹅领域活动时间在1日内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及波动性,即从总体趋势上看雌性大天鹅在某一时间段都有一定的高峰、低谷。投食区的活动高峰都集中在傍晚,低峰集中在早晨。巢区活动高峰主要集中在下午,低峰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与投食区和水面活动互补,水面活动与游客参观的高峰有关(P<0.05)游客高峰的时间段分别为10:00-11:00和13:00-14:00。此时间段水面活动达到最高峰,活动场领域活动与之相反,出现最低峰。大天鹅人工育雏是大天鹅笼养繁殖的关键环节,雏鸟各生长指标的发育呈S型,符合Logistic方程。大天鹅雏鸟体重回归方程为:y=7455/(1+15.73e-0.001x),其中x为雏鸟体重(g),y为雏鸟的日龄(d)。体长出雏时的平均体长为275.0±7.2mm,之后缓慢生长,到30日龄时体长己达806±20.6mm;此后生长速度逐渐增加,到90日龄时平均体长为1100±32.5mm;雏鸟尾长的生长相对体长增长缓慢,出雏时为35±3.2mm,随着日龄的增长,生长速度也逐渐加快,从第1周的日均增长2.46±0.2mm增加到90日龄为3.61±0.32mm,尾长也达到160.0±8.52mm,此后生长速度达到平缓;雏鸟嘴峰的生长曲线变化相对较小;跗跖出雏时的长度为30.4±2.6mm,此后生长速度缓慢,80-90日龄时日均增长量下降,只有0.06±0.01mm;中趾在其雏鸟期的前期就开始迅速增长,到75日龄时日均增长量达到最大值。此外,大天鹅外部体征的生长遵循重要功能优先发育的原则。中趾是与游泳有关的器官,发育最早;而嘴峰、跗跖等采食运动器官的拐点出现在生长发育的前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