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问题不断突出。为了避免因地区差距过大而引发各种严重经济社会问题,国家日益重视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先后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并出台了大量配套支持政策。然而,从我国总体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来看,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经济和人口不断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仍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及部分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速大幅度滑落,区域经济增速分化明显。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运行状况的地区差距日益突出。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新增投保人数和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收支盈余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东北三省等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增速下降和新增就业较少,社会保险支出不断攀升的同时保费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险体系长期安全运行的压力和风险日趋增大。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系统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对社会保险体系运行的影响,准确发现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存在的地区性风险,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国家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参考。论文主题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的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是我国区域差距的发展态势,主要从经济增速、人口就业、财政状况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在经济增速和城镇就业人口方面,东部地区虽然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逐年缩小,其分化格局却没有根本变化。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低于东部地区,财政支出却与东部地区持平,致使更加地依赖中央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体系风险加强。第三部分在梳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归纳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按照统筹范围经历了全国统筹、企业统筹、县(市)级统筹、区域调节统筹、省级统筹并向全国统筹推进等五个阶段。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表现出低水平广泛覆盖、城乡二元结构、统帐结合等特征。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面临的主要区域性风险——社会保险收支不平衡与地方财政支出差异。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运行情况愈发良好,运行压力减小,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养老保险结余不断减少,甚至出现入不敷出情况,运行压力愈发加大,地区间差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险基金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部分地区收支缺口扩大,运行风险不断增加。最后,主要阐述我国深化社会保险体系改革和化解区域性社会保险运行风险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即应该加大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加快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全国统筹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