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自从生产活动开始的那天起,劳动关系就存在了。随着社会发展与生产进步,劳动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我国现在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十分重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国家的发展。激进经济学的劳动关系理论正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并根据现代的变化对其进行了补充,以此作为理论依据指导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系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本文旨在对激进经济学的劳动关系理论进行梳理,分别对劳动过程理论、理查德·海曼的政治经济理论、法国调节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和赖特的阶级理论进行概述。在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中,选取了布雷弗曼和布洛维两个代表人物的理论,他们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境遇上,但比起布雷弗曼的工人异化思想,布洛维强调工人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关于劳动与资本两极对立的思想,并且从劳动者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在政治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海曼关注了欧洲工会史的发展历程,对工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工会的分析中,海曼认为有三种力量在制约着工会的目标,市场、社会和阶级,而所有的工会都是这三种力量的混合体。海曼对于工会的研究扩宽了劳动关系的研究,对于指导我国工会建设具有理论价值。调节学派的理论侧重于研究宏观中制度的相互作用,认为制度与法律对于调节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赖特的阶级理论对马克思的两阶级理论进行了调整,赖特认为除了资本家与无产阶级外,还存在着中间阶级,并且对中间阶级进行了矛盾定位。通过定位区分了不同的阶级,并分析了不同阶级的性质与利益,解释了资本主义没有灭亡反而快速发展的原因。通过对这四种理论的横向比较,本文对每种理论的独特之处进行了分析。激进经济学的劳动关系理论研究具有很长的历史,也有很多学者为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对其中四种具有影响力的理论进行阐述,也是在对马克思理论的现代发展进行梳理。最后,在结论中,本文在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以激进经济学的劳动关系理论为基础,对构建我国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出了政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