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技术变革,有效解决信息技术领域不断涌现的伦理道德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教授芭提雅·弗里德曼(Batya Friedman)等人提出了价值敏感性的技术设计方法:价值敏感性设计(Value Sensitive Design),提倡在技术设计阶段除了考虑技术类的实用性价值之外,还要将更加广泛的人类价值纳入其中,并把这些价值有效地体现于技术产品设计中。这一方法和设计理念同样得到了“荷兰学派”的技术哲学和技术伦理领域的学者的关注。价值敏感性的技术设计是一种在技术设计的过程中全面系统地考量人类福祉、尊严、隐私、安全、知情同意、公正等人类价值的技术设计方法,它的提出起源于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研究更加关注与技术有关的技术设计问题,技术设计成为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重要指涉,而技术设计的伦理学诉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价值敏感性技术设计对“价值”的解读,是在技术伦理学的视阈下进行的。技术设计活动愈来愈复杂,社会性不断增强,当技术设计中同一价值主体面临价值抉择或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利益诉求发生冲突需要权衡取舍时,技术设计活动中的设计人员应当根据一定的价值级序确定适用价值或优先适用的价值,因此,需要技术设计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设计过程,促进技术设计的人性化和健康发展。价值敏感性设计假设技术设计过程是负载价值和道德相关的,旨在以一种原则的和综合的整体视角方法去说明贯穿设计过程的人的价值,“道德物化”、“劝导技术”和“感性工学”都是价值敏感性设计在当今工业设计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类比实践理念和方法。价值敏感性设计采用一个综合性的三重方法论,包括概念(conceptual)、经验(empirical)和技术(technical)调查的方法:概念性方法,对涉及的人类价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哲学阐释;经验性方法,在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使用调研、访谈、观察、实验操作、资料收集、用户行为分析和人体生理测量等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人类社会中的技术人工物和评估某个特定技术设计成果;技术调查方法,研究现有技术性能及相关机制如何支持或阻碍人的价值和用系统的主动设计来支持概念研究中的价值考量。价值敏感性设计提倡在技术设计的早期进行主动设计和调整,区分拓宽了技术设计中的价值范畴和利益相关者。尽管还要面对“技术专家统治论”的质疑,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但价值敏感性设计作为技术设计的创新方法,仍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运用价值敏感性设计方法分析和改进植入性电子系统的安全设计和网页浏览器中cookies的安全设计,对其他相关技术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价值敏感性设计起源于欧美,鉴于中西技术文化特征和背景的巨大差异,需要对中西技术传统与模式和思维文化传统以及中西方技术革命和现代技术创新进行对比研究,进行中国传统技术伦理思想“以道驭术”思想与价值敏感性设计的对比观照。儒家智慧中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和以“礼”作为具体行为规范的统一,或许可以疏解价值敏感性设计的道德相对主义困境。构建中国情境下的价值敏感性设计研究,必须立足中国技术文化语境,结合“以人为本”、“民主”、“和谐”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效指导中国的技术设计实践,才能实现中国价值敏感性技术设计研究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