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气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反而”是丙级词,新HSK五级大纲中的一个语气副词,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时出现了很多偏误,为了使以后的“反而”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合理地开展,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库中“反而”的69个偏误用例为依据,进行了“反而”的偏误分析,对这些偏误用例进行分类,探讨可能性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可能性原因提出了建议。本文的论述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意义,目前“反而”的研究成果,分为本体研究成果和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阐释了研究对象,对HSK动态作文库中的语料进行说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第二部分是“反而”偏误的分类,本文按照偏理误论将“反而”的偏误分为四大类,把HSK语料库的所有偏误例句进行逐一分类,之后计算出各个类别所占比重的数据,运用这些数据位下面的研究做准备。第三部分是“反而”偏误原因的分析,将偏误进行分类为偏误原因的分析提供了条件,这一部分从汉语和媒介语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汉语本体方面,本文分析了“反而”的语义、语境条件,发现了一些偏误是由于对“反而”的语义理解有偏差而造成的,同时也有一些偏误是由于对“反而”的句法特征和语用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另一方面这部分以英语为例,阐述了“反而”和"on the contrary,instead"的不同点,分析了媒介语对学生的影响,指出了很多偏误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简单对应造成的。第四部分就“反而”偏误提出教学策略,针对“反而”的偏误类型及可能性原因,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分析解决办法。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口语速成》中“反而”的教材设计提出的词语解释、例句展示和练习设计方面的建议。教师教学方面就教学讲解和课堂练习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一部分就是结语,这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本文对“反而”的偏误分析的尝试可能会对以后的对外汉语“反而”教学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