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从美学的角度解读《六祖坛经》,结合生命美学以探索《六祖坛经》中的生命美学内涵。要研究《坛经》中的生命美学思想,首先要对禅宗的生命美学思想有所了解。在引言部分笔者对禅宗生命美学的研究状况做了一个大致梳理,并且揭示了禅宗美学和生命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以生命为本体、讲求生命超越的关系之上,这就决定了两者在理论上具有共通之处。《坛经》作为禅宗理论代表性著作,在禅宗美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术界不乏对《坛经》中的禅宗美学思想进行研究,但甚少将之置于生命美学视阈来加以整体观照。因此,探讨《坛经》中蕴含的生命美学思想,既是对于禅宗美学内涵的丰富,也是生命美学研究的学术尝试。第一章,作为在中国这片土壤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禅宗,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论文从儒释道对生命不同向度的关怀,揭示儒家、释家、道家在对生命认识方面所形成的不同观点,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重视和悠久的生命哲学观念。进而言之,中国禅宗美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命美学,从生命美学角度反观禅宗美学,能够使我们更容易把握禅宗美学的精神实质和特殊意义。第二章,对《坛经》中慧能的禅宗生命美学思想作出梳理概括。慧能的禅宗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心性”本体论、“顿悟”认识论以及“自性自度”方法论三方面。因此,对其生命美学思想的研究也紧扣这三个方面展开。慧能认为世人自性清净、本心虚空、而且本性足具般若之智,这是成佛之根本,笔者认为这些构成了生命美的根源。世人通过顿悟,认识到自心中的清净本性和般若智慧,便是回到生命最本真的面目。顿悟是极具美学特征的,世人通过顿悟所达到的自由与圆融之境,为生命最美的状态提供了认识与实践的指导。最后自性自度的方法论,在心性论与顿悟说的基础上给世人修行提供了实在的方法论上的指导,以促使生命个体超越内外种种局限,真正进入融真善美于一体的人生境界。第三章,对《坛经》中的生命美学思想的审美特质加以提炼与概括,以体现禅宗生命美学之“美”。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的圆融之境;众生解脱的理想之境;追求生命超越的自由之境。这三方面层层递进,首先将人与自然紧密结合,其次将人从客观物质世界拉回到主观精神世界,最后在主观世界中实现生命的超越,达到自由之境。这种自由境界也是生命美学追求的最终目的。禅宗所要达到超越的自由之境也正是立足于现实世界,努力实现人的心灵自由,促成人与外物关系的整体和谐,并最终呈现出生命的至美状态。第四章,在充分肯定《坛经》中生命美学思想存在价值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中的不足之处。慧能将其禅宗理论的本体至于“心性”之上,而“心性”是一个抽象的本体概念。将“心”作为生命的象征,那么这个心的概念是便是虚无飘渺的。这样的本体论难免会失去根基,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而顿悟成佛的认识论,将人封锁在自心之中以悟得禅佛真谛、寻求解脱。从纯粹的感性经验出发来构建自己的理论,必然在不同程度上排斥理性,这就导致了禅宗生命美学更加强调主体、感性以及人的自然本性,从而在认识论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最后,慧能的修行观打破了传统的修行方法,取消了一切外在的形式,而是求“心悟”,将人从客观世界分离出来,这样的方法导致个体与社会相脱离。总之,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坛经》中的禅宗生命美学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求达到批判继承、活学活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