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葛浩文翻译作品《呼兰河传》和《狼图腾》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jie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翻译研究领域出现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开始从传统的“忠实”、“对等”的原则转向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译者不再从属于原文和原作者,而被视为具有创造性的主体。既然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那么在此之前译者能否发挥主体性?另外,对于同一位译者,尤其是逐渐成名的译者来说,其早期和后期的作品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无变化?基于这两个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一项假设: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数值范围是0到10,包括0和10。其中,0代表译者处于传统观点认为的理想状态—完全隐身,10则代表完全相反的状态,即译者充分发挥了主体性。  《呼兰河传》和《狼图腾》是葛浩文翻译的较为特殊的两部作品。前者于1975年开始翻译,该译本最早出版于1979年,是译者翻译的第一部中文小说,而且此时学术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刚刚开始;而后者于2005年开始翻译,该译本出版于2008年,是译者成名之后的作品,而且很多学者已经从多方面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研究。此外,前者几乎是遵照原文一字一句地加以翻译;而后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删减。  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个方面对葛浩文翻译的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对所提问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发挥其主体性。对于一位合格的译者来说,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其在翻译过程中,既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原文、原作者等因素,也无法完全摆脱其影响。传统的“译者隐身”以及与之相反的完全不受限制的翻译是不存在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的有机的动态统一。研究还发现,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平衡各种因素,这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进行翻译批评时,不仅要考虑译者最终呈现的译本,还应该对翻译过程中的各种受动因素进行全面考量。
其他文献
对于词源信息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对词的来源与意义演变的历史所作的研究”。广义的指“词、短语或义项的形成过程的信息。”在学习词典编纂实践中,词源信息有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在四十多年前就曾说:“安德森是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我们应当继承他的写作传统。”安德森1919
语法教学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争论的焦点,从语法要不要教到教什么,什么时候教以及如何教。本文对认知法与交际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对语法教学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目的是帮
无线光通信的调制方式有多种,但缺少综合系统的分析。在详细地分析了脉冲位置调制(PPM)、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和双头脉冲间隔调制(DH—PIM)等调制方式符号结构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位煤矿安全监察员仍没忘记自己的职责,在病床上争分夺秒……每次监察他都要亲自下井,每次下井都挑最艰苦、最远的路线。他从不放过一处作业地点、一项安
20世纪初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IvanPavlov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反射”概念(ConditionedResponse)。这一概念主要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
传统上,隐喻被看成是特殊的修辞格。然而,在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式,其内容是概念间的映射,是用一事物来理解他事物。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反映出我
Austin在1955年提出言语行为,Searle将其进一步发展,自此言语行为已经成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Austin指出研究言语行为的目的在于回答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行事
中国改革开放尤其入世以来,法律翻译空前繁荣,然而问题不少。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准确不够,误译较多;二是可读性差,翻译腔严重。究其原因,客观上由于法律语言、法律翻译
  克里斯多夫·马洛(1564-1593)是英国戏剧界一位先锋派人物。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对他的代表作《帖木耳大帝》的分析,阐述了马洛含混的观点。序言中简单介绍了马洛的生平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