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翻译研究领域出现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开始从传统的“忠实”、“对等”的原则转向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译者不再从属于原文和原作者,而被视为具有创造性的主体。既然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那么在此之前译者能否发挥主体性?另外,对于同一位译者,尤其是逐渐成名的译者来说,其早期和后期的作品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无变化?基于这两个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一项假设: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数值范围是0到10,包括0和10。其中,0代表译者处于传统观点认为的理想状态—完全隐身,10则代表完全相反的状态,即译者充分发挥了主体性。 《呼兰河传》和《狼图腾》是葛浩文翻译的较为特殊的两部作品。前者于1975年开始翻译,该译本最早出版于1979年,是译者翻译的第一部中文小说,而且此时学术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刚刚开始;而后者于2005年开始翻译,该译本出版于2008年,是译者成名之后的作品,而且很多学者已经从多方面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研究。此外,前者几乎是遵照原文一字一句地加以翻译;而后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删减。 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个方面对葛浩文翻译的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对所提问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发挥其主体性。对于一位合格的译者来说,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其在翻译过程中,既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原文、原作者等因素,也无法完全摆脱其影响。传统的“译者隐身”以及与之相反的完全不受限制的翻译是不存在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的有机的动态统一。研究还发现,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平衡各种因素,这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进行翻译批评时,不仅要考虑译者最终呈现的译本,还应该对翻译过程中的各种受动因素进行全面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