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中日联谊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AS的男性患者49例,各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AS诊断标准,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0岁),病程3-336个月(中位病程为60个月)。所有患者均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肉瘤等可能影响骨密度改变的血液系统疾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及其他可能引起骨量异常的内分泌疾病,以及使用性激素、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者,并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引起骨量异常的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除外女性患者。详细询问各位患者的病史,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程及受累关节发病及进展情况,并由风湿科医生按照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患者功能指数(BASFI)评分细则与患者共同评估病情;记录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查阅患者颈、胸、腰椎正侧位片及骶髂关节正位平片,由风湿科医生及放射线科医生共同评估患者颈、胸、腰椎X线片是否有韧带钙化形成以及根据骶髂关节炎分级标准评估患者骶髂关节正位片并确定骶髂关节炎分级;记录患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XA)测定患者的腰椎(L1-4)、股骨颈、大转子、全髋关节及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值及T值。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颁布的诊断标准。应用相关性分析,得出与骨密度相关影响因素,再以年龄、病程、骨量正常与否、有无韧带钙化形成为变量分组,组内对比,分析上述四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改变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差异性检验,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所有的统计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应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生成图形。结果(1)AS患者腰椎BMD与年龄(P<0.05)、病程(P<0.01)、体重(P<0.01)、BASFI(P<0.01)及骶髂关节炎分级(P<0.05)均呈正相关;全髋关节BMD与年龄(P<0.01)、病程(P<0.05)呈负相关,与体重(P<0.01)呈正相关。BASFI、骶髂关节炎分级与年龄及病程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2)49例AS患者中骨质疏松者20例(40.82%),骨量减少者19例(38.78%)和骨量正常者10例(20.40%),骨量异常组患者年龄与骨量正常组患者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年龄分为低年龄组(20-29岁)21例,中年龄组(30-39岁)21例,高年龄组(大于等于40岁)7例。高年龄组腰椎BMD高于低年龄组(P<0.05),高年龄组全髋关节BMD低于中年龄组(P<0.05)及低年龄组(P<0.01);(4)长病程组腰椎BMD高于短病程组(P<0.01),全髋关节BMD低于短病程组(P<0.05),BSAFI(P<0.01)及骶髂关节炎分级(P<0.01)高于短病程组;(5)腰椎BMD与全髋关节BMD均随体重增加而增长(P<0.01),适当的负重训练及功能锻炼可以增加骨重塑及骨量;(6)有韧带钙化组腰椎、全髋关节骨量异常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9%,46%,无韧带钙化组腰椎、全髋关节骨量异常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6%、48%。韧带钙化组的年龄(P<0.01)、体重(P<0.05)、病程(P<0.01)、腰椎BMD(P<0.01)均高于无韧带钙化组。两组全髋关节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S患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出现骨量异常;2.高龄、长病程、低体重均为AS患者骨量丢失的危险因素;3.应根据患者病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部位,或进行多部位检测,可增加BMD检测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