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证券市场从起步到日趋完善,其中新股发行制度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部分,既牵涉到中国数亿股民的切身利益,也是证券市场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文捕捉这一主题,研究中国证券发行制度之一保荐人制度下的新股长期绩效;另一方面也根据IPO股票的长期表现来反向验证保荐人制度的特征,以期提出合理建议,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从理论上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长期绩效研究是IPO研究领域的三大热点问题之一(证券市场“热”发行、新股高抑价和新股长期绩效研究)。文章选取2000.1—2006.12月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499只股票作为样本,为了检验保荐人制度对IPO股票长期绩效的影响,以保荐人制度实施时间2004年为节点把发行的新股分成两组,分别考察各自1、2和3年期上市后市场表现。采用股票持有累积收益率(BHAR)、财富系数(WR)考察IPOs的长期超额收益情况,并根据检验结果讨论新股长期表现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保荐人制度这一制度因素的作用效果,在复杂的新股长期走势与保荐人制度关系方面研究做一点新的尝试。通过计算和统计检验,保荐人制度实施之前的新股长期绩效表现弱势,而保荐人制度实施之后的新股长期绩效强于市场指数收益率;合并股票样本后,即2000.1-2006.12间新发行股票自上市第一年内则表现强于市场指数,但是这种强势不断转弱,以至于一年半和两年内完全弱于市场指数,其后两年购买持有超额收益很大程度达到-101.7%,随着时间继续延续,新股在第三年开始转强,走势略强于市场指数。通过设置保荐人制度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保荐人制度对新股长期绩效表现影响显著。进而文章探讨了对IPOs股票的长期绩效的其他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属性因素包括流通股比例、年龄、每股收益率,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当期新股发行数量、发行日冷热指数等对新股长期强于市场指数收益率有正向影响,而投资者情绪因素包括上市首日抑价率、中签率等对长期新股正的超额收益率有负向影响,这些因素都是在保荐人制度宏观背景下的表现。最后针对如何提高IPO市场的效率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完善保荐人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二是规范市场环境氛围;三是完善IPO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四是加快机构投资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