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术式白内障术后的早期,中期屈光状态的变化,探讨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及屈光稳定时间,为临床上更好地保障患者术后获得良好视觉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59例(75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三组:A组(1 9例,25只眼)行上方2.8-3mm透明角膜切口,B组(26例,30只眼)行颞侧2.8-3mm透明角膜切口,C组(14例,20只眼)行2.8-3mm上方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分别测量患者术后1天,3天,1周,1月,3月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球镜度数、散光度数及轴向。结果:1.裸眼远视力(UCVA):各时间点,组间比较,A、B、C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A、B、C各组均出现: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LS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早期,术后1天与术后3天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随后视力逐渐升高,术后1周与术后1月及术后3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月与术后3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A、B、C各组术后裸眼远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并均于术后1个月左右趋于稳定。2.最佳矫正远视力(BCVA):各时间点,组间比较,A、B、C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A、B、C各组分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LE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A、B、C各组均出现: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早期,术后1天与术后3天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随后视力逐渐升高,术后1周与术后1月、术后1月与术后3月、术后1周与术后3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A、B、C各组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并均于术后1周左右趋于稳定。3.球镜度数:各时间点,组间比较,A、B、C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A、B、C各组分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采用LE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得出,A、B、C各组均出现:术后1天与术后3天出现轻度远视漂移,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随后远视漂移程度逐渐减小,术后1周与术后1月、术后1月与术后3月、术后1周与术后3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各组球镜度数均于手术后约1周左右稳定。4.散光度数: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术前,A、B、C各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A、B、C三组分别有76%、73%、70%患者角膜散光<1.00D;术后各时间点均出现:A、B、C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采用LE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得出,B、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间及A、C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B、C组平均散光度数术后各时间点均小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两者无明显差异。各时间点,组内比较,A、B、C三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数均较术前有所增加,术后1天,各组术后角膜散光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小,术后3天与术后1天,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术后1周与术后1天及术后3天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术后1周与术后1月、术后1月与术后3月、术后1周与术后3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各组术后散光度数大约都在术后1周左右趋于稳定。术后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A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5.散光轴向:术前,A、B、C组均以逆规性散光为主;早期,术后1天、术后3天,A、C组顺规散光比例增加,B组逆规散光比例增加;术后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A、C组顺规散光比例减少,逆规散光比例逐渐增加,并较术前增多,B组逆规散光比例逐渐较少,顺规散光比例逐渐增加,并较术前增多。结论:1.2.8-3 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及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时均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且快的特点,均可作为白内障的常规治疗方法。2.白内障术前大多数人存在逆规散光,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及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术后角膜散光往往较上方透明角膜切口低,而前两者无明显差异。3.白内障术后早期屈光状态呈轻度远视状态。4.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的稳定时间大约为1周左右,可结合临床情况指导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