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8717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过去数十年间获得了巨大发展。然而,由于风能受随机风速扰动的影响,加之存在风切变、塔影、尾迹及湍流等因素,使其成为电网中不稳定电源的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非对称载荷。因此,变速变桨技术已成为调节风力发电机功率并缓解风机载荷的有效手段。传统变桨控制策略多依赖于被控系统的精确模型信息,这对具有随机扰动、强非线性和耦合等特性的风电机组来说,存在着建模困难以及未建模动态等难题;且传统方法多基于变桨系统特定工作点的线性化模型进行设计,导致在随机风速大范围波动而偏离设计点时控制性能大幅衰退,影响风机的实际控制效果。此外,良好的变桨控制效果依赖于变桨执行器的频繁动作,极大地增加了执行器的故障或失效风险,故进一步探究变桨执行器的容错控制策略对于提升风机变桨系统的鲁棒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上述问题,本文利用风机变桨系统的在线I/O数据,在不依赖于被控系统任何数学模型信息的条件下,开展变桨控制研究并设计执行器的容错控制策略,以保证风电机组在风速超过额定风速工况条件下的稳定和可靠运行。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广泛应用的统一变桨机制,设计了增益调度比例-积分(Gain-Scheduled Proportional Integral,GSPI)控制器。利用Simulink/FAST搭建了控制器与NREL5MW风机的仿真测试平台,对GSPI控制器进行了全面的变桨性能测试,其结果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基准。(2)针对上述GSPI统一变桨控制器非线性响应能力不足,且现有的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Compact Form Dynamic Linearization,CFDL)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动态性能无法满足变桨系统控制要求等问题,通过在MFAC损失函数中考虑跟踪误差的变化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DE-MFAC)统一变桨控制策略,并利用压缩映射方法证明了其跟踪误差收敛性及输入输出有界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GSPI和CFDL-MFAC,DE-MFAC对随机风速下风力发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平均波动幅度可分别控制在1%和2%以内,实现了更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3)鉴于统一变桨无法减轻风机非对称负载,以及单变量独立变桨控制方法不能完全去除风机俯仰-偏航轴间的动态耦合等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无模型自适应(MIMO-DE-MFAC)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不同工况下的仿真测试表明,相比于GSPI统一变桨,MIMO-DE-MFAC独立变桨控制下的平均短期损伤等效载荷可减轻17.55%,比DE-MFAC独立变桨多出5.02个百分点,并在所有验证的风速条件下均取得了最优控制效果。(4)上述变桨控制策略仅针对正常工况设计,对于随时发生的传感器/执行器故障缺乏对应的容错手段。为了有效降低执行器故障情况下控制器失稳风险,本研究深入分析变桨系统在执行器多种故障或失效条件下的运行特性,探究其规律,并利用故障发生后叶轮的不平衡性,首次提出了基于多叶片坐标变换的容错独立变桨控制框架。基于所提出的框架,在不依赖任何参数估计、故障检测及隔离过程的前提下,提出了双重多变量无模型自适应容错独立变桨控制策略(dual MIMO-DE-MFAC FTIP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执行器加性故障、乘性故障以及混合故障条件下,塔基/顶主要测量点载荷控制性能下降不超过0.23%,可以实现与未发生故障条件下几乎一致的控制效果,有效提升了独立变桨控制的鲁棒性。(5)为了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利用Simulink Desktop Real-Time/SIMATIC S7-1200 PLC搭建了5MW风电机组控制器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并将上述GSPI统一变桨策略、DE-MFAC统一变桨策略、MIMO-DE-MFAC独立变桨策略和dual MIMO-DE-MFAC容错独立变桨策略分别移植入PLC控制器进行硬件在环实验。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上述仿真结果的可靠性,还证明了所提方法在真实硬件条件下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梁思成先生曾言:“中国木结构体系竟能在如此广袤的地域和长达四千年的时间中长存不败,且至今还在应用而不易其基本特征,这一现象,只有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因为,中国建筑本来就是这一支文明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形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木材作为生物建材,固然具有轻质高强、易加工、可循环、无污染等诸多优点,然而在自然的侵蚀和
学位
我国高速铁路采用了多种类型的无砟轨道,其结构、材料组成和尺寸等各有差异,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构架横向失稳、钢轨波磨、车轮多边形等轮轨典型病害。根据现场调研,这些病害的特征受无砟轨道结构类型的影响,与无砟轨道结构模态密切相关。若不考虑无砟轨道结构模态的影响,仅采用相同的维修措施进行病害整治,会导致其反复出现。因此,有必要系统、准确地识别各类无砟轨道模态参数,并将识别得到的模态参数应用于理论模型
学位
高压共轨系统是当今最有潜力的供油系统,由于系统机、电、液、磁多物理场耦合的特性,泵油和喷油的过程伴随复杂的燃油流动,这将使系统压力分布产生变化,引起发动机各喷射周期间循环喷油量变化,形成喷射稳定性问题,导致发动机输出不均匀,影响整机排放特性和工作特性。系统喷射稳定性直接影响所匹配柴油机工作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发动机供油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因此,研究高压共轨系统喷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明确系统
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体系的核心解决方案,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及轨道交通网密度的不断加大,大量地铁车站需要建在各种建筑物密集的区域,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单一车站不同,邻近地面建筑地铁车站除了会受到场地变形的影响外,地面建筑在地震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也
学位
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沉积物和多年冻土中广泛分布,作为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有望解决目前的能源短缺问题。水合物的开采不当、气候变化等会引起含水合物储层的水合物分解,造成海底的大规模沉降和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及海底管线、石油钻井平台等设施的安全。所以对含水合物储层的稳定性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相平衡特性和力学特性是影响含水合物储层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沉积物的组构、毛细作用
学位
近年来,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加,已经成为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跳时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准确、高效的心跳时序数据分析和挖掘方法不仅可用于分析不同生理和病理下的心脏状态,提高对心脏动力系统随着疾病和衰老变化规律的理解,也可以给出量化的指标辅助医生进行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配置于可穿戴设备中
学位
生物光学检测将光学工程与生命科学巧妙结合,在揭示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探索疾病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表征,研发新兴的疾病诊断与医疗手段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细胞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利用荧光分子探针与生物大分子相结合,光学仪器可通过检测荧光信号进而实现对生化反应的检测。近年来,随着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成像技术的不断创新,光学成像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病理发生过程。结肠癌和肝癌是
学位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镍基合金已无法满足日益严苛的服役要求,因而急需发展一种集轻质、高强韧、耐高温、抗烧蚀、长寿命于一体的镍基高温复合材料。基于此,本论文首次探索以三元层状化合物Ti2Al C陶瓷为前驱体,利用粉末冶金结合原位反应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原位自生Ti C陶瓷和Ni3(Al,Ti)金属间化合物复相协同增强的镍基复合材料;研究了Ti2Al C先驱体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规
学位
随着大容量智能化全光网络的发展,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全光器件成为重点研究目标。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光电子器件是全光网络的重要支撑,其具有大带宽、小尺寸、高速率、低损耗等独特优势,为新型光电子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光调制器是高速、长距离光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目前其主要采用硅基、铌酸锂薄膜等非光纤结构,接入全光网络时存在较高的插入损耗。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本文围绕基
学位
随着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重型运载火箭需求越来越大,重型运载火箭的箱体具有尺寸超大、结构复杂、易变形等特点。火箭箱体表面需要喷涂一层隔热材料并进行等厚加工。而传统加工装备在加工空间、精度和效率已不能满足重型运载火箭的大型箱体端面隔热层加工需求。因此,需要创新设计大型箱体端面隔热层的加工装备,并针对加工装备进行轨迹规划和控制方法研究,以保证大型箱体端面隔热层的设计参数要求。大型箱体端面隔热层属于尺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