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股票一级市场长期存在着较高的超额收益率,吸引了巨额资金长期驻留于一级市场寻求无风险超额回报,表明我国股票一级市场效率十分低下,由此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不仅损害了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剧了一级市场的投机氛围,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影响着整个股市的长远发展。正是因为如此,我国不断对新股发行制度和发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发行市场效率的改革。证监会2004年8月发布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确立了累计投标询价制度在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正式启用。2005年1月随着华电国际上市正式拉开了我国股票市场IPOs累计投标询价机制的序幕。如今到2007年2月截止,已经有105只股票在累计投标询价机制下发行。在累计投标询价机制下,IPOs发行效率如何,IPOs发行价格由何种因素决定,国内相关研究甚少。本文首先对世界各国主要发行机制,累计投标询价机制、拍卖机制、固定价格发行机制和混合机制进行比较。然后回顾相关对IPOs发行机制研究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将“显示机制”引入到IPOs累计投标询价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推导,提出本文关于累计投标询价制下的两个命题:发行公司发行股票在IPOs阶段,维持发行要求的最低发行比例;发行公司IPOs时,发行价格的确定由公司内在价值决定。并选取2005年以来到2007年2月截止,我国以累计投标询价发行的105只公司股票数据对命题2进行实证。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命题2,并将上市首日收盘价,表示二级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发行定价的外部因素纳入到实证模型,实证模型解释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说明我国IPOs发行价格不仅考虑了发行公司的内部因素,即发行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也考虑了发行市场的外部因素。最后通过研究我国累计投标询价机制的实际发行情况,结合命题2及相关实证结论,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和累计投标询价制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