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侵权法变革的反思与批判——以“人”的形象假定为基础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ai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权法的变革是以归责方式的转变为核心的,侵权法从近代向现代转变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归责方式的无过错化,即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顾名思义,无过错责任原则就是侵权法在归责的过程中不考虑行为人的过错,而直接将责任归于行为人一方。当然其中必须明确无过错责任原则并不等于说行为人没有过错,而只是说归责过程中不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如此行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领域内很难证明行为人有没过错,但受害人仍然需要救济,且行为人有能力赔偿,所以只能简化侵权法的归责过程。  本篇文章正是围绕侵权法当代变革——归责方式的无过错化这一大的主题而展开的,但所要描述的是在这一变革背景之下“人”的形象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正如赵汀阳先生说的那样“在生活中,人存在,这不是困惑;人被做成什么样的存在,这才是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想探讨在侵权法中“人被做成了什么样的存在”?在西方近代哲学思潮的大背景下,人的形象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在侵权法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回应,归责方式的无过错化正是这一回应的体现。  第一部分,“理性人”的形象假定与近代侵权法的过错责任原则,事实上对于二者关系已有很多的探讨,这里将只做简要的介绍,本文认为理性与过错责任的确立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当人的理性形象深入人心的时候,主观过错主导下的归责方式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  第二部分,“理性人”的形象批判与现代侵权法的无过错转向。近代以来,理性受到很大的冲击,主要在于其对人的其它规定性的否定与遮蔽,在这一部分将探讨哲学领域对理性的反叛,可能给侵权法造成的影响。本文认为在特定领域之内抛弃“过错”的概念正是这种影响的表现,但这并不足以描绘现代侵权法无过错化全部的图景,接下来需要说明的是侵权法变革的整个现实,这样做的理由是:只有当人们深刻理解了侵权法这场变革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才能了解在侵权法中“人”的形象变迁所蕴含的的内在逻辑,已经隐隐的意识到侵权法变革的目的就在于能够给予受害人以有效的救济,但在这篇论文中将要论证的是这种救济并非是有效的,甚至是得不偿失的。  第三部分,“理性人”的形象重绘与侵权法过错责任的重构。如果说侵权法变革之中的“人”的形象是被误读的,那么如何诠释“人”的形象才是贴切的呢?本文主张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寻求“人”的本原面貌,但此刻又将面临另一个难题即“人”的应然形象又如何能与侵权法所被要求的社会效果保持一致昵?本文认为首先需要认识到侵权法本身的局限,它不是一种社会治理的工具,其次就是强调自己责任原则,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坚持恰好能够满足这样一种需要,过错责任原则中的过错的客观化与过错推定能够既维护人所应有的形象,又能完成时代所赋予侵权法的重大使命。
其他文献
新疆之春美得令人沉醉,积雪尚未消融的天山,映衬着脚下满眼的新绿。闲散悠哉的马匹,姹紫嫣红的野花,炊炯袅袅的毡房,舒卷翻腾的彩霞,似诗如画。当春意盎然——信步那拉提牧场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些都与机械设计制造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机械设计制造对机械的工作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并且还会决定机械的实际生产与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说其繁重,主要是指相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艰巨任务,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素质存在诸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一些保守主义者以自己独有的理性发出了保存传统文化精神的呼声,具体到法律变革的层面,吉同钧就是这样一个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是基于对传统旧律多年
介绍循环水泵(斜流泵)在电厂中的作用、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循环水泵供水不足带来的危害,为满足电厂增容改造需求.根据现场运行条件进行分析,寻找简单、可靠、有效、节约改造
本文重点介绍了2011年对国内部分省的卫生杀虫制品质量的抽检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和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ampling results of the q
此“开封”非彼“开封”一个人去书店买中国地图,可是接连拿了几本都有破损,于是他找到书店老板,说:“有没有新的中国地图,要没有开封的。”老板斜着眼睛瞅了他一眼,然后说:
煤气加压机是我公司煤气站重要的输送设备,对于连续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影响我公司煤气站加压机正常运行的若干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改善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论文是一项针对全球化和工业化背景下珠三角地区一家中日合资汽车制造企业的民族志研究。选择此研究课题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即以“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