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的文明有古有今,历经五千年的发展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壮丽,久经考验历久弥新。中华民族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给中华文明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兄弟民族和衷共济、团结一心、创造了多项奇迹。如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团结各族人民,凝聚民族力量,确保国内政治经济的稳定,保证国家安全。团结各族人民,首要是确保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能够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就目前财政数据分析,民族自治地方受到市场经济和地域位置的影响,发展较我国其他地区仍有很大差距。作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税收立法权不仅是国家政府调控资源的一种手段,更是民众公共需求得到满足的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既是享有民族自治权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税收管理体制中的课税主体,为更妥善解决民族问题,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领导下开展经济建设,给与民族自治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尤为重要。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对税收立法权的相关的理论概念作出辨析,论证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理论基础和法律基础。第二部分考察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立法权行使情况及问题。第三部分阐述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立法权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借鉴国外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经验和教训。第五部分对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完善提出建议。在严格遵循既有法律的基础上,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税收法律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审判模式运用到司法程序中,该模式被称为远程审判模式。远程审判模式通过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系统相结合运用到司法审判程序当中,与传统审判模式相比该审判模式使得司法审判更加便捷与高效,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些许弊端。法律规制不足适用范围不清、远程司法系统的技术不发达、远程审判证据展示效果弱化、远程审判程序方面的细节不到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
本文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有限差分法研究了InGaN/GaN多层核壳量子点中电子子带间跃迁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讨论了类氢杂质、核半径、壳层厚度、阱宽及混晶组分对光学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类氢杂质对InGaN/GaN多层核壳量子点中电子子带间跃迁光学性质影响的研究表明,类氢杂质使1s-1p、1p-1d和1d-1f态的光吸收系数和折射率变化的峰值位置均发生蓝移,且对1s-1p态的影响最为显
瑕疵证据是我国特有的法律术语。在两高三部联合发布的“两个证据规定”中,权威官方首次提出了“瑕疵证据”的概念,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承认瑕疵证据的存在。我们国家开创性地把证据划分为——非法证据、瑕疵证据与合法证据三种,并对前两项具有违法性的证据规定了相应的排除规则。其中非法证据意指具有重大违法性的证据,应当适用强制排除规则;瑕疵证据意指具有微小缺点的证据,应当适用可补正的规则;而合法证据是取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虽然以刑事诉讼法条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但其本质是一个兼具程序与实体性质的刑事制度,它在实体法中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对被追诉人认罪认罚后的从宽量刑活动。在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刑罚轻缓化理论的指导下,认罪认罚案件的审判要特别地对于被追诉人的悔罪、认罚行为做出合理积极的实体权利回应,从刑罚的预防目的出发根本上降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危害性,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性。量刑从宽是这项制度最终的
民事诉讼当事人辩论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的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发表意见和看法的基本民事诉讼程序性权利。但是,我国一直不够重视当事人辩论权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行使,对当事人辩论权的程序保障也不够完善。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将剥夺当事人辩论权规定为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之一,有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互联网法院在审理活动中往往是以电子证据作为主要审查对象的,电子证据对于审理和裁判网络纠纷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法院电子证据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与传统的民事证据相比较,更容易失真且难以识别。根据我国互联网法院的司法实践,互联网法院的电子证据存在诸多问题,如异步审理模式对集中审理原则的挑战,庭审秩序的无章降低庭审质证、辩论质量,法官对电子证据
人民陪审员参与民事案件审理制度,体现了我国司法审判中追求民主化的法治理念,体现了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理念。但是,从我国人民陪审员参与民事案件审理的司法现状考量分析,该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痼疾仍然存在,法官对人民陪审员的缺乏充分指导,人民陪审员被法官化、发挥作用简单化,庭审中心主义与证据规则期限的冲突,人民陪审员专业化不足导致其参与案件类型受到局限,合
在行政诉讼领域,我国立法实践与理论研究多偏向于对公民诉讼权利的保护,却忽略了诉权不当行使的情形。《行政诉讼法》于2015年重新修订后,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诉权的行使,长期以来困扰行政诉讼领域的“立案难”问题得以改善。与此同时,各地法院的行政诉讼类案件受理数量急速增多,一些不当使用诉权的行为也涌现而来,滥用行政诉权的现象日趋严重。尽管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
股东表决权是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权利。当股东发生违约出资行为时,我国公司法并没有法律条文说明可以限制股东表决权。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试图通过《公司法》第四十二条和《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六条寻找答案,但却造成争议不断、裁判不一。为了消除学界争议、统一司法裁判,有效地阻止实践中公司股东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关于限制瑕疵出资股东表决权的法律规定应当在我国公司法中有所体现。本论文在分析股东表决权
在新时期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捕诉一体”机制在检察机关构建科学完备、运行高效的内设机构体系进程中应运而生,检察机关内部结构和职权的调整亦是对捕诉机制的重新探索。该机制自2019年实施以来,备受学界和实务界关注和争议,但面临当下司法资源紧缺、人多案少矛盾突出、办案效率及质量不高等困境,“捕诉一体”机制顺应司法责任制改革和审判中心主义诉讼体制改革的需要,自运行以来取得提高办案效率、强化侦查监督职能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