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秉承“货币因素-经济增长-国家权力”的分析框架、从货币角度探讨苏联经济崩溃及国家解体的原因,乃是本文主旨所在。全文共由五章构成。
第一章对与货币金属论、货币的社会性以及货币国定论等理论相关的历史文献进行了梳理,并由此引出本文考察货币的视角及对货币性质的理解。我们认为,货币是一种依靠国家强制力为支撑、建立在世俗认可基础上的社会制度。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货币都是非中性的。因此,在经济体系的研究中,货币因素必须被看作一个真实的决定因素。这便是本文在考察苏联解体时采用货币分析方法的原因所在。
第二章首先分别考察了苏联计划体制下的财政与信用,并对它们在整个苏联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分析和评价,继而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后中央政府不断加剧的财政赤字给出原因分析。具体来看,政府投资规模扩张、庞大的军费支出、农业部门的巨额补贴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的赔偿,导致财政支出的大幅增长。与高涨支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政收入持续锐减。其主要原因包括国际能源市场的价格下降以及为期三年的禁酒运动。不过,经研究,我们发现,导致苏联末期财政收入持续大幅缩水的根本原因在于,1987年《国有企业法》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当苏联政府丧失原有税收源泉时,可供征税的新增财富在税收规模上却微不足道。于是,苏联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危机。
第三章着重分析戈尔巴乔夫政府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如何导致了货币领域混乱局面的出现。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商品供给,居民货币收入与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数量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由此,货币滞存数额迅速激增。1991年初的货币改革不但对于实现回笼货币的初衷收效甚微,而且彻底毁灭了卢布残存的信誉。继之而来的价格自由化改革又导致奔腾式通货膨胀的爆发。苏联经济陷入通货膨胀和货币滞存螺旋上升的恶性循环。
第四章首先考察了苏联末期卢布的去功能化问题,进而分别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角度解析了卢布去功能化是如何作用于实体经济并最终导致苏联经济的崩溃。大量劳动力从生产性活动转向非生产性寻租活动,直接导致劳动产出的减少。生产者的窖藏行为则给物资短缺的苏联经济以实质性打击。由于缺乏替代性供给来源,一旦上游厂商原料供给链条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下游厂商的整个生产进程必然被迫中断。在苏联产业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此种被迫性的生产中断引发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的连锁反应。
第五章将视角转移到地方政府和加盟共和国层面,考察它们排挤卢布流通域、力推主权货币的自治行为是如何一步步导致了国家的解体。在卢布实际购买力急剧下降、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加盟共和国采取了对卢布流通域进行蚕食鲸吞的自我保护策略。与此同时,加盟共和国还相继采取了推行主权货币的独立运动。货币竞争的纳什均衡必然是卢布被全面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货币。这场围绕货币控制权的激烈争斗最终以中央政府的败北而结束。苏联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之所以兵不血刃地宣告解体,毋庸置疑,货币因素正是加速解体进程的强力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