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放疗和化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这两种方法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其他正常的组织器官亦有一定的损伤,因而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骨髓抑制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现有的抗肿瘤药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首先表现为白细胞总数(total white blood cells, WBC)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其次出现血小板(Platelets, PLT)减少和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出现白细胞、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和PLT减少。目前针对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主要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虽然CSF可对大部分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有效,但仍然有部分是无效的,还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费用昂贵。因此,需要寻找到更有效或/和副作用更小或/和便宜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IPUS)作为一种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逐渐应用到临床的治疗上,如促进骨与软组织创伤的愈合。其发射方式为脉冲式,其剂量可低至30mw/cm2以下,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费用低廉。研究发现LIPUS可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包括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我们前期研究已筛选出后续实验的适宜LIPUS参数,并初步证实经过LIPUS辐照后,正常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而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与WBC的增加密切相关。因此本课题在其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参考建立大鼠和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的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新西兰兔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采用LIPUS对模型动物进行治疗,观察能否升高WBC,探讨LIPUS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可能性。目的1.测定新西兰兔血常规的正常值,采用环磷酰胺建立新西兰兔白细胞减少症模型;2.对比观察使用CSF和短期(7天)使用LIPUS辐照后,新西兰兔的一般情况及其血常规的变化;3.观察较长时间(40天)使用LIPUS后,新西兰兔的一般情况及其血常规的变化。方法1.对150只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剂量为50mg/kg,连续注射4天。注射期间及注射后,于兔耳中动脉抽取0.5-1ml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2.将60只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LIPUS组、CSF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LIPUS组采用已筛选出的适宜参数0.6W/cm2,20min进行辐照,连续辐照7天;CSF组则按5μg/kg的剂量于兔耳缘静脉注射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连续7天;对照组则既不进行LIPUS辐照,也不进行CSF注射。3.将60只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兔随机分为2组,LIPUS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LIPUS组连续辐照40天;对照组则不进行辐照。结果1.注射环磷酰胺后新西兰兔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死亡。在观察期间,共有95只发生腹泻,腹泻率为63.33%;30只死亡,死亡率为20%。WBC于注射环磷酰胺24小时后开始减少,至第4天降至低值(2.37±1.03╳109/L),为给药前WBC的20%;至22天时,仍处于较低水平(4.90±0.54╳109/L),为给药前WBC的42%,第4天和第22天的WBC与给药前相比,WBC下降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LIPUS组和CSF组的模型兔的腹泻情况在处理后均开始好转,LIPUS组的腹泻和死亡主要发生在开始辐照时,至第7天时已无腹泻和死亡的发生,共有11只模型兔发生腹泻,腹泻率为55%;死亡2只,死亡率为10%。CSF组的腹泻和死亡主要发生在停止使用CSF后,共有12只模型兔发生腹泻,腹泻率为60%;死亡5只,死亡率为25%。两组间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兔腹泻未见好转,共有17只模型兔发生腹泻、死亡14只,腹泻率为85%,死亡率为70%。LIPUS组的腹泻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组与对照组相比,腹泻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LIPUS组的WBC于第1天辐照后开始上升,于第8天(辐照7天后)辐照时达到高峰,停止辐照后下降,但仍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至22天时仍在正常值范围内;CSF组WBC于第一天注射CSF后开始上升,于第4天注射后达到高峰,第5天注射后开始下降,于第8天时降至正常值以下;对照组的WBC在第5天开始升高,第8天升至正常值范围内,第14天后降至正常值以下。LIPUS组的WBC与CSF组相比,第2-17天时的WB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2-5天时,LIPUS组的WBC低于CSF组,第8-17天时,LIPUS组的WBC高于CSF组;LIPUS组WBC与对照组相比,第2-14天时的WB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PUS组的WBC高于对照组;CSF组的WBC与对照组相比,第2-5天的WB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组的WBC高于对照组。LIPUS组的PLT于第1天辐照后升至正常值以上,停止辐照后降至正常值范围内,CSF组的PLT于第1天注射后升高,但随即下降,第5天注射时已降至正常值范围内,对照组的PLT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虽然LIPUS组PLT高于CSF组和对照组,但3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LIPUS组、CSF组和对照组的RBC和HGB均持续下降,LIPUS组与CSF组相比,LIPUS组与对照组相比, CSF组与对照组,三组的RBC和HGB均无统计学意义。3.延长LIPUS的辐照天数,LIPUS组的WBC于辐照1天后即开始上升,于辐照7天后达到高峰,随后降至正常值范围内,至40天时仍在正常值范围内。第4-27天时,LIPUS组与对照组相比, LIPUS组的WBC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PUS组模型兔于第4天时已无腹泻发生,共腹泻6只,未出现死亡,腹泻率为20%,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的腹泻和死亡一直存在,共腹泻26只,死亡22只,腹泻率为86.67%,死亡率为73.3%,LIPUS组与对照组相比,腹泻率和死亡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远低于对照组。结论LIPUS可以通过增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来升高白细胞减少症模型新西兰兔的WBC,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同时可能有利于抗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