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派作家的风俗叙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作为一个民族最司空见惯的同常生活样式,蕴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具有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与生命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将之作为表现对象,进行审美观照与价值挖掘,其中30年代的京派作家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群体之一。本文以京派作家的风俗叙事为研究对象,第一章探讨了京派作家风俗情结的形成之因,即幼时的情感凝视与审美体验、离乡后的生活际遇以及历史转型时期民俗学语境的强化;第二章描述了京派作家风俗叙事三位一体的内容构成与诗性浪漫的审美特征;第三章阐释了京派作家通过风俗叙事所传达出的寄托补偿的审美意识、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超越与介入的文学观念;第四章挖掘了京派风俗叙事的价值意义:不仅揭示了民俗所具有的永恒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功能,从而对真实的乡土作了一定程度的还原,而且控诉了现代文明对原有美好的风俗事物的破坏以及对纯善人性的异化,从而在社会反思中实现了文学审美现代性的诉求,使得文学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张力平衡。然而,京派作家对古朴民俗的珍视使得其作品的审美乌托邦色彩太过浓重,而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作品审美救赎功能的充分实现。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一○年代的中国诗坛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开始走向了白话新诗的时代。新诗发展的初期困难重重,发展的道路迂回曲折,但总体是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1910
语言组构次序、人类认知顺序与现实世界秩序的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哲学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言文字的“象似性”问题,涉及到现实世界经过人类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