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素细胞所合成色素的种类、数量及分布与被毛颜色密切相关,本试验对小鼠黑色素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出研究基因功能的理想材料。试验及结果如下:1.用0.25%Dispase酶Ⅱ和0.25%胰酶/0.02% EDTA分离到的小鼠黑色素细胞形态呈典型的多树突状或双极形,树突细长,伴有特殊生长晕。2.对传代的4代、7代、10代和13代细胞经多巴染色后发现,细胞的胞质、树突和胞核均成棕褐色;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细胞内的S-100、MITF、TYR、TYRP1和TYRP2蛋白进行鉴定,发现细胞内均有阳性信号,具有黑色素细胞的生物学特征。3.用qRT-PCR检测不同代数细胞中MITF、TYR和TYR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4代细胞相比,7、10代细胞内基因表达量变化不大;而13代细胞中TYR和TYRP1表达量显著升高,具有黑色素瘤细胞的特征。4.用iCelligence实时检测不同代数细胞的贴壁和增殖,结果发现培养2h后,各代细胞均开始贴壁增殖;培养40 h后,4、7、10代细胞增殖基本达顶峰,之后细胞数减少,而13代细胞可维持到100 h左右,之后细胞数维持恒定,其增殖力比其他3个代数细胞强,具有黑色素瘤细胞的特征。5.在13代细胞培养基中加入a-MSH,培养72h, MITF、TYR和TYRP2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528、4.623和1.489倍。结论:13代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且TY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可能转化为黑色素瘤细胞。因此,10代前的小鼠黑色素细胞是研究黑色素形成过程的理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