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石油生产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提高石油的采收率,我国很多油田都步入了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阶段。尤其在三次采油中,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因而在石油开采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油田污水(油田产出水)。为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需要对这些油田污水进行处理,以实现油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本论文选取矿化度高,腐蚀、结垢比较严重的郝现站油田污水和和低矿化度的孤二站油田污水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郝现站油田污水采用电化学“预氧化”技术进行处理,可以解决腐蚀、结垢和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化学法、电化学法(通过自制电解槽进行处理)对孤二站油田污水进行处理,可大幅度降低油田污水中的Ca2+、Mg2+等阳离子浓度,提高HPAM溶液的黏度。采用化学法处理孤二站油田污水时发现,OH-能明显地降低油田产出水中的Ca2+、Mg2+等阳离子浓度,有效地增加HPAM溶液的黏度及其稳定性,并在pH 12时效果最佳。草酸和EDTA可稍微增加HPAM溶液的黏度,但不能提高HPAM溶液黏度的稳定性。采用电化学法处理孤二站油田污水时发现,自制电解槽的优化实验条件是:常温常压下,油田产出水处理体积为1500mL,HPAM溶液浓度为5000mg/L,直流电压10V,电流12A,阳极材料为Ti/RuO2-IrO2,阴极材料为石墨,电极面积150cm2,电极间距15mm,电解时间12h并适当搅拌。采用电化学法处理后的HPAM溶液黏度及其稳定性均明显优于化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