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一个遗传性蛋白S、抗凝血酶缺陷症家系的分子诊断中文摘要1.目的:对一个表型诊断为蛋白S、抗凝血酶缺陷症的家系进行分子诊断。2.方法:ELISA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蛋白S(PS)、蛋白C(PC)及抗凝血酶(AT)活性,以先证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S、AT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对其家系成员则应用PCR扩增突变的相关外显子序列并直接测序。3.结果:先证者,男,49岁。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左下肢肿胀伴疼痛,检查发现凝血四项示APTT、PT、TT均在正常范围;血浆D-二聚体5.62mg/L;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股静脉血栓形成。对包括先证者在内的7名家系成员行PS、PC、AT活性检测,结果提示:PS活性降低成员有:Ⅱ10%、Ⅱ20%、Ⅱ30%、Ⅱ58.4%、Ⅲ10%、Ⅲ20%;AT活性降低成员有:Ⅱ251.9%、Ⅱ373.2%、Ⅲ165.5%、Ⅲ260.1%。DNA测序结果表明:在先证者中检测到PS基因1个杂合(错义)突变,G68395T (NG009813.1),导致Arg90Leu (NP000304.2),家系中先证者兄弟姐妹及其两儿子均发现有此突变,查阅国内、外文献及人类PS基因突变数据库,未见有Arg90Leu报道,属国际首次发现。在先证者中检测到AT基因1个杂合(无义)突变,G12444A(NG012462.1),导致Trp257Ter(NP000479.1),家系中有AT活性降低者均有此突变,而活性正常者未见异常,查阅国内、外文献及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Trp257Ter未见报道,也属国际首次发现。4.结论:PS基因的G68395T (NG009813.1)杂合突变、AT基因的G12444A (NG012462.1)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先证者及其家系PS、AT缺乏的原因。第二部分6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文摘要1.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住院患者的患病情况、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2.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2年至2011年住院DVT患者的人口学特点、获得性及遗传性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部分患者的蛋白C(PC)、蛋白S(PS)及抗凝血酶(AT)活性。3.结果:共收集DVT患者617例,男女比例约为1:1.21,中位年龄56(12~92)岁。其中初发DVT550例,占89.14%,复发DVT58例,占10.86%。初发患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40~70岁,其中男性高发年龄在50~70岁,女性高发年龄在40~60岁,但是男性与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构成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0.25<P<0.5)。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有手术(46.2%)、年龄>70岁(20.7%)、肿瘤(7.3%),其中具有多种获得性危险因素(≥2种)者占29.6%。104例患者取外周血检测了蛋白C(PC)、蛋白S(PS)活性,其中的34例患者还同时检测了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以PC缺乏(13.5%)、PC与AT联合缺乏(14.7%)、PC与PS、AT联合缺乏(14.7%)为主;同时具有遗传性和获得性危险因素者占26%。相关实验室检查中发现,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计数,虽然总体指标降低占较高比例,但随着这四种指标值升高,患病率也升高;血脂检查以甘油三酯升高、H-胆固醇降低为主。4.结论:住院DVT患者的初发年龄集中在40~70岁,其中女性比男性提早约10年,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为手术、年龄>70岁、肿瘤,遗传性危险因素以PC缺乏、PC和AT联合缺乏、PC和PS及AT联合缺乏为主,实验室检查以甘油三酯升高、H-胆固醇降低为主;多种危险因素并存也是促使DVT发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