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地动态研究是林地资源调查的目的所在,是目前林业利用研究的热点。进行林地动态变化研究,有利于加强林地资源管理,实时掌握林地分布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预测未来林地变化的趋势,为区域林业发展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准确数据信息。重庆酉阳县作为西南岩溶区典型石漠化县之一,具备岩溶区典型性特征,林业在区域统筹城乡发展和综合配套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天馆乡在全县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林木生长环境,为区域的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选择天馆乡为本次研究区域,揭示其林地动态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为该区林地资源管理、林地结构调整、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以及其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酉阳天馆乡为例,以2002年和2012年森林二类调查数据及相关图件等为数据源,借助ArcGIS9.3软件为平台,主要应用GIS查询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分析方法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该乡在2002-2012年间林地动态变化情况,并对该区林地变化与当地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区林地动态变化的特征,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山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基础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10年来,全乡林地总面积净增851.79hm2,有林地面积净增1977.05hm2,森林覆盖率上升了31.05个百分点。林地类型变化情况主要是针叶林、灌木林地、阔叶林、疏林地、竹林呈增加趋势,分别净增加924.92hm2、37.57hm2、790.9hm2、18.83hm、32.47hm2;未成林造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呈减少趋势,分别减少969.42hm2、198.581ma2。各类型林地变化幅度情况为:阔叶林(134.05)>竹林(100.00)>针阔混交林(4.58)>宜林荒山荒地(-0.99)>未成林造林地(-0.73)>疏林地(0.33)>针叶林(0.21)>灌木林地(0.01)。各类型林地动态度变化趋势同其变化幅度一致。(2)2002-2012年,全乡林地类型间转移情况为:宜林荒山荒地(99.77%)>未成林造林地(99.18%)>疏林地(96.77%)>灌木林地(64.97%)>针阔混交林(31.69%)>阔叶林(17.67%)>针叶林(11.90%)。全乡有林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宜林荒山荒地、未成林造林地及疏林地的转出。(3)近10年来,全乡各优势树种的面积、蓄积量都有所增加,但在分析各优势树种每公顷蓄积量变化的情况时,发现各优势树种每公顷蓄积量出现了负变化率,其中,软阔每公顷蓄积量变化率为-78.58%,马尾松每公顷蓄积量变化率为-0.61%,硬阔每公顷蓄积量变化率为-0.55%,林木质量有所下降。林龄结构主要变化情况为:幼龄林面积、蓄积量明显增加,中龄林、成熟林及过熟林的面积、蓄积量都明显的减少,林龄结构逐渐向年轻化发展,不够合理。林种结构变化情况为:防护林面积变化不大,用材林和竹林面积增加,薪炭林和经济林都呈减少趋势,林种结构不够协调。(4)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在高程1026m以下地区,随着高程的升高三者面积所占比例都逐渐增大;在高程1026m以上地区,三者随着高程的升高面积所占比例呈减少趋势。灌木林地在高程上的变化情况与前三种类型林地变化正好相反。疏林地主要分布在高程626m以上地区并随着高程的升高其面积不断减少。竹林地主要分布在高程1026m以下地区,随着高程的升高其面积不断减少。未成林造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随着高程的升高不断减少。(5)阔叶林、未成林造林地及宜林荒山荒地随着坡度的变大,其面积所占百分比不断下降;灌木林地与前三者变化情况正好相反;针叶林面积所占百分比随着坡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针阔混交林和竹林的变化主要受人类居住地的影响,主要分布坡度较平缓的地区。(6)受人类活动影响作用较深,林地类型在坡向因子上的变化主要受前期宜林荒山荒地和未成林造林地多少的影响,某个坡向如果前期这两种类型林地面积所占百分比较大,则引起整个坡向各林地类型面积所占百分比发生明显变化。林地类型变化受坡向因子影响作用相对没有高程、坡度因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