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当归-大豆轮作地、当归连作地的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以周边闲置耕地土壤为对照,分别对三种采样地土壤真菌进行ITS序列克隆文库的构建、测序和酶切图谱分析,比较三种采样地土壤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和种群组成,通过研究当归根际真菌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下结构和数量的变化,探讨致病菌在当归连作障碍中的机理,为当归合理轮作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三种采样地土壤真菌ITS的克隆文库构建和酶切图谱分析构建了三种采样地土壤真菌ITS的克隆文库,并对其分别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三种采样地真菌ITS克隆文库的各种酶切条带类型都有显著差异,酶切类型包含的克隆子数也不同。(2)三种采样地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分析各种土壤中真菌的物种多样性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 Diversity Index)和丰富度指数(Schaol Index)表现为当归连作地>轮作地>荒地,表明当归连作地土壤中真菌物种比较多,比当归-大豆轮作地更丰富。辛普森指数(Simpson Index)和均匀度指数(Species Evenness Index)差异同上,说明种植方式的差异会对真菌类群优势度和分布方式造成影响,当归连作地中真菌物种优势度较明显、真菌类群分布较均匀。不同的种植方式使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发生了变化。(3)三种采样地土壤真菌种群结构的分析本研究中,三种采样地土壤真菌ITS序列克隆文库测序鉴定出的真菌共属于6个类群中24个属。当归连作地土壤中的镰孢菌属(Fusarium)、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为主要优势类群;当归-大豆轮作地中的球毛壳菌(Cheatomium globos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真菌为主要优势类群;而荒地的优势类群不明显。链格孢属(Alternaria)、根霉属(Rhizopus)等7个属的植物致病真菌仅在当归连作地中发现,表明病原菌的累积是造成当归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不同的种植方式使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的类群组成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