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农户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其在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建立了有效体现“驱动力——受体反应——环境后果”逻辑关系的多主体农户和农村环境模型(Multi-agent Agricultural household and Rural Environment Model,MAREM),实现对农户决策和其环境影响的模拟。 本文开发的MAREM模型在研究农户行为和农村环境方面,解决了以往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农户纯理性和同质性假设与现实不符的问题,并降低了建模和分析中对农村环境历史信息的依赖性。MAREM集成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学方法与模型,其设计基于下述3个限定条件:边界限制条件、农户属性的多样性、农户行为的不完全理性和2个基本假设:生产-消费决策的可分性假设、环境均一化假设,并分为农户生产、农户消费、农户从业选择和农村环境评估4个子系统完成农户决策分析和环境评估。MAREM在计算机中实现了一个人工村落和200户虚拟农户及其他模拟主体,农户按设计好的4条基本规则以自适应的方式“学习和理解”政策变化并执行决策行为。模型的有效性检验中,采用模拟结果与其他地区调研报道、统计数据及学者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由于人工村落体现了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平均特征的村落,本文针对人工村落的情况进行模拟以反映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和走势。模拟结果表明农户的属性差异影响其决策行为,如对农户从业选择的讨论发现,农户普遍倾向于选择农业-非农业兼业的生产方式,而土地资源占有、教育程度和年龄等属性都会影响农户的具体生产行业选择:对于备受关注的农民收入问题,模拟显示由于农户普遍的采用兼业生产方式,可使其达到小康水平,但进一步达到富裕水平仍十分困难。农户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劳动力配置方面的不同选择最终造成一系列的环境后果。 由于农村内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农户的社会、经济行为紧密相关,通过对这个具有平均特征的村落中农户的行为模拟,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污染源特征,并预测了不作政策干预的条件下,我国农村环境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对农户生产行业的选择和模拟表明,我国农村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污染源贡献具有以下特征: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仍是生产源,NH3-N排放中主要贡献源为畜禽养殖源,模拟中贡献率达到60%,但化肥源由于化肥亩均施用强度相对2005年仍有30%以上的增长预期,化肥源贡献率会持续增加;水体污染以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其将保持以营养盐污染为主的特征,化肥源仍将是最主要是TN、TP贡献源,畜禽养殖源是主要的COD贡献源。对种植户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趋势的模拟表明,化肥和农地膜仍有较高的增长空间,农药则相对增长空间很小;对种植业固废的模拟显示,作物残体的单亩弃置量提升,而对农地膜残留量的分析表明,若不加控制,至模拟情况平稳时,农地膜废膜单亩残留量可能较现状值增加一倍左右。对农户的消费总量和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模拟显示,劳动力外移使人工村落中常住人口下降,生活源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贡献率可能随之下降,但生活垃圾产量方面人均消费量的增加抵消了人口下降的影响,生活垃圾的产量仍较模拟初期增加。 本文发展了舒尔茨对传统农业中农民对既有生产要素配置有效性的论述,提出并证明了在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特征共存的过渡期农业时,农户对可控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仍然是有效的,但这种配置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其原因在于该配置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而我国农村却缺乏与之配套的科学的使用和管理方法;而这种要素配置会引发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问题,本文模拟了化肥税和“农村环境产品”购买两套政策,体现了MAREM相对于传统模型在分析非线性复杂系统方面的优势,指出高税率的化肥税方案在我国难以实施,而对“农村环境产品”购买政策的情景分析,说明了如何同时达到农户行为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状态,并指出这可能是“以奖促治”政策达到长效性的一种思路,同时给出了该政策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