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民族艺术的瑰宝。敦煌石窟保存着从公元四世纪(十六国)到十四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飞天它源自佛教艺术,但是却又超越了佛教艺术。它与静止肃穆的佛像形成对比,动静结合,使得洞窟原有严肃、呆板的格局得以缓解,在视觉上得到调和、平衡,使洞窟富有生气。隋唐时期飞天数量剧增,是飞天的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本文通过对唐飞天壁画中的乐舞精神的研究,探讨了唐飞天乐舞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影响,这样做不但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中美的本质,亦能了解佛教文化透过汉文化的洗礼,又再度重新创造出更深沉,更富有内涵的音乐、绘画、舞蹈间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关系。唐气象孕育出了博大的音乐、舞蹈、绘画、书法、佛教艺术等。它们都有很大的发展。绘画促使飞天形象更臻美妙,舞蹈赋予飞天更准确、更卓越曼妙的人体美,飞天启动着舞蹈上无穷的浪漫遐思,使舞蹈增强着飞动美与轻柔美。而产生于盛唐时期的著名乐舞《霓裳羽衣舞》,更是从飞天的朝翔上得到了无限的启发,表达了这个时代里人们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腾云驾雾的艺术感受。《霓裳舞》就富于这样的时代精神,她是盛唐艺术中诞生的浪漫主义之作。不难追寻到它所有诞生得到羽化登仙的宗教根源,而“霓裳羽衣”邀翔于仙境,正是飞天所具有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