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业转让制度是商事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当前商事活动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营业转让实物形态,无论有无立法规定,营业转让都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手段与现象。由于我国商法起步比较晚,很多商事活动中的内容在法律上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而原本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营业转让规则更落后。因此,关于营业转让的规定比较零散、杂乱、不成体系,从而导致营业转让活动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因素,引发的纠纷也层出不穷,成为阻碍我国商事活动和谐发展的焦点问题。相对于我国立法对营业转让制度规定的一片空白,并且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营业转让不仅有丰富的实践和理论,而且还具有成熟的立法。例如《德国商法典》、《日本商法典》和《美国商法典》中对营业转让制度都有专门的规定,为我国营业转让立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参考。营业转让在实践中的应用不免会带来各种利益冲突,为解决这种冲突,我国必须要构建营业转让的法律制度,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使营业的持续经营原则得到体现和贯彻,让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继续发展下去,这无论是对商事交易的双方还是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对营业转让制度的阐释和构建,在分析和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营业转让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比较和借鉴有价值的立法、司法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商事活动的特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营业转让制度。在具体思路中,本文采取了“先基础、后制度”的研究方法,即首先对营业转让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营业转让在实践中的应用,充分认识营业转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再对营业转让的制度构建展开研究。本文认为,构建我国具体的营业转让制度,首先要立足国情,然后借鉴国外已有的立法成果、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司法实践成果,同时结合我国的民商立法模式的特点和营业转让商事活动的特点,对营业转让制度的各项内容作出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的安排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