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基础性能源之一,2003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在不断加深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石油需求快速增加,中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中国国内原油价格已经基本和国际接轨,但成品油价格仍由政府规制,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以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地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合理费用、适当利润等确定。在当前高通胀压力下,考虑到成品油对国民经济和公众生活的重大影响,政府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多有限制,使得近些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批零价格倒挂以及“油荒”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价格规制,国内炼油产业在某些年份出现整体亏损,需要政府大量财政补贴进行扶持,成为公众诟病的焦点。因此成品油零售价格规制对石油产业影响到底有多大,是理论界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需要考虑的方面。本文实证分析了国内外原油价格与汽、柴油零售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成品油零售价格对炼油产业利润和成品油产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基本结构、创新和不足。第2章对目前中国的石油市场做了简单的概括性描述,同时介绍了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历程,以及现阶段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的缺陷及执行情况。第3章通过趋势外推和ARMA组合模型预测“十二五”期间成品油以及其中汽、柴油的需求量。结果表明:在下个五年计划中,汽、柴油以及成品油的需求量仍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势头,其中成品油年均增长11%,汽油年均增长7%,柴油年均增长10%。因此需要扩大炼油产量,提高炼油效率,同时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通过价格影响成品油需求,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第4章运用VAR模型分析国内外原油价格和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原油价格每变动1%,在未来6个月内,会使汽油零售价格变动0.028%,柴油零售价格变动0.032%,表明原油价格与汽、柴油零售价格间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汽、柴油零售价格并没很好地反映原油价格波动情况。第5章运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整模型分析炼油产业产量和利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品油零售价格对炼油产业产量存在正向影响,季度成品油零售价格每提高1%,季度炼油产业产量会提高6.3584%;主营业务成本和总资产对炼油产业产量存在负向影响,季度主营业务成本和季度总资产每提高1%,季度炼油产业产量分别下降1.6281%和1.5284%;当炼油产业产量偏离长期均衡稳定状态时,短期调整将会以14.42%的力度将其调整到长期均衡稳定状态。炼油产业利润与成品油零售价格、炼油产业产量、主营业务成本、总资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季度成品油零售价格每提高100元/吨,季度炼油产业利润将增加32亿元左右;季度成品油产量每提高1万吨,季度炼油产业利润就会提高2818万元左右;季度主营业务成本每提高1亿元,季度炼油产业利润会下降2208万元左右;季度总资产每提高1亿元,季度炼油产业利润会降低1457万元左右;炼油产业利润短期波动较大,当炼油产业利润偏离长期均衡稳定状态时,短期调整将会以51.37%的力度将其调整到长期均衡稳定状态。最后,第6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推进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培育多元石油产业市场主体;贯彻落实油品相关税费政策;鼓励国内炼油企业扩能增产;完善国内油品战略储备体系:严格控制炼油企业费用支出。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运用趋势外推和ARMA组合模型预测了“十二五”期间成品油以及汽、柴油需求量,运用VAR模型分析原油价格和汽、柴油零售价格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整模型分析炼油产业产量和利润的影响因素。不足之处在于数据存在缺陷,如缺少成品油零售价格数据,炼油产业利润、总资产、主营业务成本部分数据缺乏,但这种缺陷不会影响本文的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