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体内自由基反应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老化进程密切相关,机体受外界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及内部物质代谢的相互影响而产生大量自由基。当平衡失调时,过剩的自由基对构成组织细胞的生物大分子起攻击作用,并逐步发展、延伸,使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功能的完整性受到急性或慢性损伤,一旦损伤程度超过修复能力或丧失其代偿功能时,则出现疾病和衰老的征象。鉴于此,有关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研究得到普遍关注,而寻找天然、低毒、高效的抗氧化剂亦成为必然的趋势。 目前,对中药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和抑制氧化酶的活性这两个方面。通常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解析技术、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等对氧自由基及其氧化产物进行检测,从而对中药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由于中药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其给电子的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本实验通过把电化学技术运用到对中药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上,建立了测定中药氧化电位的方法,测定了二十二种中药的氧化电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测定了这二十二种中药抗氧化有效成分的含量;在以Fe3+/ADP-NADPH为诱导剂的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中,评估其中九种中药的抗氧化活性。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八种中药:槐米、五倍子、大黄、何首乌、贯叶金丝桃、金荞麦、山楂、桔梗,其半数抑制浓度(y)与第一氧化峰的半峰电位(x)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方程Y=-0.2871+e9.0687X-0.5666 r=0.996,中药第一氧化峰的半峰电位越低,其抗氧化活性越强。初步评估十三种中药抗氧化活性的强弱顺序依次为:黄芩、甘草、枸杞、红花、四季青、黄连、红景天、赤芍、葛根、虎杖、银花、当归、丹参。本实验中所测得中药抗氧化有效成分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中药有效成分复杂,在现有条件下很难测定出其全部的抗氧化有效成分,而中药的氧化电位较容易测定,因此可以通过中药的氧化电位初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该法快速、可行,为进一步发展电化学技术在中药抗氧化活性评价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