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美学思想经历过一个从浪漫到古典的过程。在其创作前期,他的诗文有着显著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为情感的宣泄与个性的张扬。到了后期,徐志摩开始了皈依古典主义的嬗变历程。本论文主要就徐志摩的诗歌与散文创作中体现出的美学思想的嬗变,探析徐志摩这样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根性的中国现代作家,皈依讲求“严整”、“纪律”的古典主义的内在及外在因素,并对其美学思想的转向作影响研究。本论文中的“浪漫”,主要是指徐志摩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完全符合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的特征,他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追求充满主观性的趣味、人道和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而“古典”者则是指徐志摩早20年代后期所深深服膺的,发端于20世纪初的,白璧德、安诺德等人所倡导的新古典主义,除了秉承古典主义一贯主张的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学,遵循着一套古典主义自有的金科玉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新古典主义以实现传统为目的,用传统意识来对抗现代时间的断裂与现代文明的罪恶。这一特色与徐志摩精神底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互相契合。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的这一特色吸引了徐志摩,唤起了他精神层面的古典意识,将徐志摩文学创作所遵循的美学原则最终引向了古典主义。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徐志摩创作前期(1922—1925年)的浪漫主义特质。即探析该时期徐志摩以“趣味”、“人道”和“美”为特征的美学思想,即贯穿他整个文学生涯的浪漫特质。同时,古典主义思想的某些因子已在其创作前期有所显现。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在徐志摩意识层面的变迁过程:在其创作前期,古典主义的美学倾向被他无所不在的浪漫情怀所遮蔽,但是,在其诗文当中仍可见端倪;自1925年末,他在创作之中体现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契合部分,并将“健康”、“尊严”作为创作宗旨来匡正自身的文学态度。第三部分,主要是归纳分析徐志摩美学思想当中既富有中国传统韵味,又具有古典主义美学倾向的原因。家庭出身、浪漫主义的发展趋向、新古典主义的特质以及徐志摩自身人生、情感经历的催化,对20年代中国现实的沮丧都促使他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尤以儒家为最)中的中庸、和谐之道作为其新的人生命题,在传承士大夫心忧天下的责任意识中对抗现实。最后一部分,阐述徐志摩以及以徐志摩为灵魂的“新月派”在新古典主义的守持和传播过程当中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这种以理性、节制为主旨的创作理念塑造了新月派独特的文学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文学主流的浪漫激进,与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文学一起,构筑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